
期中考试结束了,给我留下了什么呢?十几年来,我已习惯了评阅优秀学生的试卷,今年,把这群良莠不齐的学生送到了我面前,试卷上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其心情之郁闷是可想而知的!有老师就说: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吗?真是奇葩!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一首高低起伏的歌,什么都见识了才叫见多识广,什么都经历了才叫有阅历!我很欣赏台湾作家张文亮的一篇散文《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深有同感,与大家共享!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
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
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
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
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
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
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
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这首诗是张作家10年前就送给家长的,其实送给我们老师也未必不可以。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不,是带着一群五颜六色、七情六欲的蜗牛去散步。或者说我们本来就牵着的是蜗牛,是我们把他们都想象成骏马,还想快马加鞭,却没发现自己鞭打的只是蜗牛,这不是“对牛弹琴”劳而无功没事找事自讨没趣吗?

而我们这一科的安排是:监考就一心一意地监考,改卷就认认真真的改卷,改卷期间的课程我们提前已作好准备,由课代表领着学生把我们期中前已往后讲的新课复习一下并把本课《基训》答案对好,做到温故而知新,也做好考前考后的衔接。孩子刚考试完,紧张的心情得到了缓解,符合一张一驰的教育规律。孩子们高兴,我们也不太累。因为我认为教育是一个跟学生长期合作的过程,要让孩子跟上你的脚步!生活不是抱怨,要活出自我的精彩!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