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坂幸太郎。今天想好好聊一聊他。
如果要说伊坂老师,就会提到东野圭吾。在某榜单里,东野圭吾、村上、伊坂名列前三,即使评判标准不一,也只是三位轮流换位而已。但是,伊坂幸太郎就名声而言确实稍弱。我不是凭空而言的,你想反驳我也没关系,很多人都是知道东野先生和村上老师,却对伊坂幸太郎毫无印象,就算从未看过他们任何一个人的作品。
这篇随记,讲述三条线。
01 | 当个人撞上国家机器
在好莱坞商业电影以及其它西方电影中,这也是一个很受欢迎的题材,如第一滴血、生死狙击、V字仇杀队、肖申克的救赎、海盗电台、守法公民等。在这些影片中,个人与国家机器的对抗是一种“景观式”的呈现。
片中的主人公是典型的孤胆英雄,无所不能。他们在受到国家权力的打压时奋起反抗,此时权力机构往往对主人公无能为力。
最后,主人公凭借“主角不死”定律,总能战胜国家机器,是自己的冤屈得到洗刷。第一滴血中的战斗力惊人的兰波,生死狙击中百发百中的狙击手,V字仇杀队中絮絮叨叨但是手段高明的V,肖申克的救赎中隐忍偷生默默筹划的越狱人……
而这个故事......
如果要把这本书有关这点的特别之处更完善地跟大家分析一下,剧透的嫌疑过大。也跟我的初衷背离了,至于特别之处,看过书后,就会明白。
主人公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在巨大的社会权利、政治阴谋下,结局是好是坏突然很难只言片语地说清了。
02 | Golden Slumbers
贯穿影片的是一首Paul McCartney创作的《Golden Slumbers》,这可以看成是影片的一个潜在文本,这个文本所蕴含的故事与影片本身可以形成某种契合的互文关系。
《Golden Slumbers》选自Beatles 1969年的专辑《Abbey Road》。虽然从时间上来看,《Let It Be》是发表于1970年,但实际上69年的时候Beatles已经走向分裂,而《Abbey Road》才是Beatles真正的告别。在这张专辑中,四个人用一种概念专辑的方式对自己的友情、生活以及一切进行了缅怀。这张专辑也是Beatles所有专辑中四个人合作最多、最默契的一张。
伊坂幸太郎选择这样一首歌作为电影的标识决不是无意的。但是,由于电影的宏大主题,也容易使人过度阐释,认为电影与这首歌共同暗合了60年代西方的抵抗浪潮,是一种青年亚文化的注脚。这种结论是不成立的。首先,Beatles根本不是西方抵抗运动的代表(后期的John Lennon可以算是代表),政治与抵抗从来都不是Beatles关注的重点。这种结论的前提就是不合理的。再者,电影中个人与国家的对抗也不是严格的、残酷的,相反,确是有些搞笑和调侃的。
03 | 不同
“从此弃东野圭吾,追伊坂幸太郎。”
有朋友在看完这本书的时候这样说过。个人色彩有些过强。
网上很多人把他们拿来比较虽然写的是差不多类型的小说,但两个人就写作风格、人物色彩甚至故事类型,几乎完全不一样。有人说,如果东野圭吾是月亮,那伊坂幸太郎就是太阳。从某些角度来看,这些比喻形象并且合理。而且很有意思,不是吗?
有人批评东野圭吾的故事格局太大,相比较于故事的发生背景是人物身份来说,确是如此。就像他花了很久画了很大一副风景画,有山有水,有人有物,看的人会说,啧啧啧,他画的真美、真复杂,果然有气势。而勾勒的重点却只是那一点点蜿蜒小路,有的人发现了,不明白他为何为了这一个小区域小背景,勾勒了其他这么多。
而伊坂幸太郎把握了这个大的格局。起码这本书是。
我记得我当时看书的时候就严重质疑过做过此种对比的人,与我而言,除了在取材类型上有一点点不足说的相似之外,这两个人,完完全全不一样,可以说是完全相反,他们的作品更是如此。怎么就能拿来比较呢,我反正是相当气愤的。当然,我没有看过他们的所有作品,可能这样说有点不负责任。
我很少在看文字前先看作者及其生平,是通过看书,猜作者的性别、年龄、经历、性格。心想作者是在什么感受和有什么灵感的时候写下这些东西的,这反而才是读书最大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