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北国走来,寻一朵长安花。
听闻,长安花最美,撼动世间芳华,只因,它见证了历史变迁,世事繁华。是以,愈发地超然美丽、成了红尘俗世里最美的花。
春日的一切应是美的,正如金岳霖送给林徽因的诗:“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人间四月天,春日正盛时。美好的四月,春天中的春天,她清丽典雅的涉水而来,娉娉婷婷、清清浅浅、翩跹而至。
春日的天空韵染着芳菲的故事,“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是这样一位对爱情有着独到见解的男子;“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有着这样的思想观;李白则有着“长相思,在长安”这样的柔情。
春欲暖、花渐开,诗人李白曾在暖阳柔风中题下《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唯美诗篇,使得杨贵妃绝世倾城容颜成为了世间人无数的想象与向往。长安花,是美好与高贵的象征。
花之妩媚,是含苞待放时的矜持;人之娇媚,是妙龄初逢时的羞涩。“王孙草上悠扬蝶,少女风前烂熳花。”薛逢在《长安春日》中,便是道出了花美人美,在他的笔下,初遇宛如一片江南烟雨中的织锦图。
唐代孟郊亦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般豪放、洒脱的诗句,长安城的繁华,与春日明媚的长安花,交相晖映、盎然并举。
长安这座城,风光旖旎,美丽整洁,她处处渗透历史文化的底韵,走进长安便走进了《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为伊人,在水一方”的绝美境界。
翻开中国那灿烂,辉煌的古时朝代篇章。远古的文化,如明珠般辉煌 ,仓颉是从这里造字的,方块字沿用至今,而且传扬世界;张骞是从这里出发的,风餐露宿、艰苦跋涉,最终踏入西域,开创丝绸之路;文成公主是从这里进藏的,布达拉宫是最好的见证,它是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所建。
留予长安的《唐诗》,至今传颂。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回望长安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似乎看见了高力士正在给李白脱靴,似乎懂得了李白绝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精神。
待到夏日,“迢迢青槐街,相去坊。”天凉了,“秋风生渭水,落叶满 长安。”入冬后,“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 声落瓦沟。”长安的宗教寺观、郊野山川, 以及长安的杏花、桃花、牡丹、芍药、梅花 ,诗人们都留下了名篇佳作。
长安秋,是别具风情的。唐代赵嘏在《长安晚秋》写到:“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凄凉忧愁的意境,感染了每个落寞之人的心。
《长安秋夜》中,章孝标曾写到“田家无五行,水旱卜蛙声。牛犊乘春放,儿童候暖耕。池塘烟未起,桑柘雨初晴。步晚香醪熟,村村自送迎。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农家风情,在此展露无疑。
长安古城,人们大多是从诗词中相识的。朝代更迭,人生百态,在诗篇中永远有着道不尽的苦辣辛酸。 明城墙的宽厚,护城河的幽深。一代代的风烟,多少帝王,多少豪杰,演绎着乾坤的变化。世事轮转,皆在翻云覆雨中。
大雁塔、钟楼、鼓楼、小雁塔、碑林 , 都呈现着一代代的丰功;一代代伟业。描绘着一串串故事;一缕缕云烟。书写着曾经的辉煌,曾经的繁荣与昌盛。我寻找着,寻找着那遗失凌烟阁,寻找那二十四功臣的风流,那二十四功臣的勋业。
骆宾王的《帝京篇》:“山河千里国,城阙 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写出了规模宏大的京城长安的雄浑高耸;白居易一阙《登观音台望城》:“千百家如围棋 局,十二街似种菜畦。遥认微微上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则描绘了长安城内 布局匀称,城坊整齐,皇宫衙署,市民住宅 ,分区设定,不相混杂的风貌;王维的《和贾至舍人早朝大 明宫之作》:“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 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这首诗把唐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的气氛描绘地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