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知识——思维的底层逻辑

分享书籍《好好学习》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到底来源于什么?
答案五花八门、众说纷纭。不可否认,性格、价值观、家庭、教育、地域、文化的千差万别,足以形成一千个阿姆雷特。但这些客观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其根本。

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区别在于:认知深度。

我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客观世界,但是我所看到的世界,却是你永远无法想象的。

简单说就是:圈子不同,无法强融。

问题已经抛出来了,有解么?肯定有。

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所谓“临界知识”,是指20%的知识比80%的知识更有用,是“最少必要知识”,是那些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一语道破天机。

找找找,书中自有颜如玉。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提到:“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记住一些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你无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像理解“万物同源”那样去追寻事物的“共性”,那么得到的结果将是1+1>2 。

用用用,书中自有千钟粟。不去用,然并卵。掌握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各种场景下不断地去用,积累到一个“临界值”,这个知识就会在你身体里发生裂变,产生惊人的芯片效应。

“两点之间,直线最近。”

临界知识的运用,是学会用物理学的角度看世界: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当我们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就不会偏离轨道去关注没有意义的琐碎的事。

生活终究会朝着最孤独的方向走去,
我并不担心生于虚无,却害怕死于琐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