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以来,三天的高温,每天都是三十多度,热的喘不过气来,身上的汗水从来没有停止过,出去回来马上冲澡,也不当事啊,屋里还好,外面都不敢走,火辣辣的大太阳从早晒到晚上,真的有点受不了。
伏天,就应该下雨,伏里的天气就是猴子的脸,说变就变。晴天下雨是经常的事啊!晴着晴着下了一阵雨,消暑又清凉。接着再晴,这才是伏天。
俗语说:伏天,三天不下雨,一小旱,五天不下雨一大旱。看来这旱天的雨难下呀!
入伏第四天早起阴天,心里盼雨,虽然我不是庄稼人,可是燥热,人是受不了的。下点雨凉快。
八点多天气灰蒙蒙的 ,开始细雨绵绵,我高兴坏了。终于下雨了。
可是空气里的燥热还是没有降下来,下吧下吧,下一会儿把燥热驱赶,温度就降下来了,燥热闷湿的感觉也就不在了。
稀稀拉拉下了一整天,第二天稀拉一天,这温度总算是降下来了。
我选择出行,细雨中漫步,享受那种清新的草木清香之气。空气中的清爽的感觉。
结果这样的好天气只有这一天,随后的高温又登场了,今天是连续第五天高温,早起大太阳就火辣辣的,一看天气预报33度,还是高温。
天气预报是阴天,这大太阳就在头顶上,是阴天吗?这是什么节奏,就想晒晒晒吗?晒吧,反正我不出门。
不知道农村的大地缺不缺雨,这大伏里不下雨,对庄稼好吗?
我是不是又有点杞人忧天了呢?农民不打粮,吃啥呢?唉!今年让疫情闹得,人心躁动。
有点担心,这样的天气,怕影响收成啊!东北是老工业基地,也是产粮大省。
种水稻的还好,机井可以抽水,就是费电,多花点钱。
种玉米、黄豆的要是旱了咋办啊?唉!农民还真是靠天吃饭啊!
种子种下地,收不收全看老天爷了。
南方的雨,下起来没完没了,北方旱的不行,匀乎匀乎呗!呲牙。
“你说了算呀?”身后传来老公的声音,“净操那些没用的心,下不下雨和你啥关系,你有地呀,还是有田?”
“我啥也没有,农民不打粮,你到时候喝西北风。”我翻白眼怼他。
不对呀,地和田不是一个意思吗?我后知后觉的发现,这个老东西又在跟我讲冷笑话。切!
一边待着去,别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