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同样一本书,就算是一本很好的书,也有很多不喜欢读它的人;看同一部电影《盗墓笔记》,有人觉得是烂片,那些鹿迷们肯定觉得很好看;看王宝强离婚事件,有人吐槽马蓉的无节操,但也有人怀疑这里面有猫腻。不管怎样,对于任何热点事情来说,人们都喜欢过来“围观”,然后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然而,这些声音不过是现实社会的一种正常反映,很巧妙的道出了当今世界许多人内心深处的那股洪荒之力。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这股洪荒之力就显得更加明显,它可能随时就要爆发出来了。
近年来,伴随大数据、云算、支付工具和社交平台的不断兴起,互联网金融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例如,以阿里巴巴“余额宝”为代表,陆续出现了各类不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如众筹融资、P2P、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货币基金等众多金融产品,同时传统金融业逐步转型,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也层出不穷,许多新的众筹融资平台也相应诞生,传统金融业的运作方式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如今互联网金融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比如,去餐馆吃饭,只需要微信扫一扫就可以完成支付;去网上购物,快捷支付一键式就可以付款下单;想要购买理财产品,市场上各种不同的收益率任你挑;想要实现投融资,很简单,只需要在网上挑一个投融资平台;创业开发一个项目,可以选择众筹等等。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浪潮的不断兴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好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增进了社会福利。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互联网金融是当今世界一项伟大的发明。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互联网金融行业也不例外。例如,笔者梳理了当前众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包括基金等等,各类产品名目繁多,繁杂冗乱,层次不一,让人难以选择。相关资质、实力背景、所涉及行业、收益率、投资期限等等,都有不同的类型,各类平台层出不穷,如陆金所、人人贷、积木盒子、红岭创投、投哪网、宜人贷、拍拍贷、知财道、钱来网等等,到底哪一家比较靠谱呢?哪一家秒查净值比较方便快捷?哪一家提供的资讯内容比较优质?哪一个平台的理财产品品种齐全适合任何人?哪一家可以快速记账实现财富管理?到底该相信哪一家平台呢?估计这是很多人会问到的问题。另外,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天天面对各类不同的资讯,观点集聚,就拿股市来说,有人说会向上突破,有人说会跌破3000点,众说纷纭。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得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相关问题层出不穷,众多不同身份的人也对此大吐槽。
银行工作人员:各类金融产品资讯过于泛滥,良莠不齐,总体来说提供优质内容资讯的平台太少
一位在招商银行工作的人员透露,他每天早上8点30去银行工作途中看一些新闻报告,每天听到的要么就是股市,要么就是汇市,国际新闻,国外新闻等等,除了这些大概就是一些理财产品的资讯了,而这些资讯呢,虽然每天都在获取,但都是被动的去接受这些信息的,而大多数接受的信息对他来说是没有什么参考价值的。现在每天打开微信朋友圈、各类APP,门户网站、专业财经网站、报纸、杂志等等,信息确实海量,但实用度真不高,内容泛滥,精品不多,许多平台过于求大求全,但不够精细,互联网资讯内容的同质化越来越明显。在他看来,很多新闻媒体的客户端以及公众号的许多内容重复,许多观点雷同,而财经评论类文章也多为转载,缺乏原创性,这些现象十分恶劣,严重影响了用户对优质资讯的需求和体验。
在如今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不得不注重用户对优质内容资讯的要求。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8月份,我国网民规模已经接近8亿人次,而移动端的用户高达94.5%的比率,其中金融产品资讯类用户高达4.76亿人才,占总人次的50%以上,可见资讯的需求还是相当大的。当然,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白热化,相当一部分媒体追求速度和效率,产生了大量的资讯垃圾。只要连接上网络,手机就不停的收到各类资讯,哪款理财产品收益率很高啊,哪只基金分红分了多少,各类推送已经让很多人感到反感。因此,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平台应该专注于优质资源的创造,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待,未来应该也会诞生一些专注于金融产品优质信息的平台。
证券从业人员:各类金融理财产品名目繁多,层次不一,缺乏全市场金融产品信息大数据平台
在兴业证券的一位员工吐槽道,现在的金融产品实在是太多了,各种名目,各种金融创新,资产市场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国际市场的外汇、黄金、原油等,货币市场的国库券、商业本票、承兑汇票等,一些衍生工具如,可转债,期货,期权,证券化债券等等,各类不同的金融产品充斥在市场上,让人难以抉择。例如,以基金为例,在某个平台看到一直基金收益率还不错,但对相关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一点都不了解,于是不得不网上查资料认证一下资质,然后再进行抉择。尤其是跟这些产品相关的一些咨询、产品信息、基金资质、背景实力、投资经理等等详情,如果不是专业一些的人士,可能会被误导,毕竟现在平台太多了,产品也太泛滥了,谁又能够很好的区分得开来呢?
鉴于以上一些疑问,一些社会人士建议,目前一些金融机构,尤其是一些金融服务机构,不应该痴迷于金融产品经营的资质认证,而是需要加强内功的修炼,善于抓住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的一些契机,抓住机遇,寻找突破口,而不是一味的跟风“圈钱”。比较好的一些发展方面,如探索研究出一套严格权威的金融产品评价体系,发挥市场的作用,优胜略汰,同时也可着眼于全市场金融产品信息库,建立大数据,打造了高质量的、覆盖面全的金融产品信息提供平台,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产品解读和观点聚合,便于搜寻、了解和甄别各类不同需求的金融产品信息等,这样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方向。
资管公司人员:目前对市场上金融产品的评估过于主观,不够中立,严重影响了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
一位在厚生资管的员工针对互联网金融给出了惊人的评价:现在市面上众多的金融产品实在是太泛滥了,而众多的金融平台又带有自己浓厚的商业色彩,很多对金融理财产品的评价本身就不够科学,他们往往都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不够客观,不够中立,这就忽悠了很多人,导致很多人对许多的金融产品的选择感到迷茫,由此陷入了误区。事实上,这位员工也所说的也不无道理。目前,针对众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各种党派观点不断,众说纷纭,普通用户很难区分孰好孰坏。例如以基金为例,不同平台的不同基金优先级也不同,有的用收益率排名,有的看背景排名,有的看基金经理排名,那么,到底哪一个是比较权威的呢?哪一种比较实用?哪一种评价比较客观?哪一种财富健康值评价比较权威适用?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每个人的资本规模、流动性、预期收益和风险能力都不相同,每个人都难以全面考虑和权衡各类金融产品,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产品泛滥,如何筛选出符合自身需要的金融理财产品,做出客观公正评价,为确保各方面的平衡,这是一个时代性难题。因此,笔者在这里建议,应当建立一个权威的财富配置评价体系,开发出一站式财富管理工具,综合各项指标来评测用户的财富健康状况,提供中立、客观、量身定制的资产配置策略,甚至可以提供线上免费财富顾问服务等,从而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社会、为机构、为个人创造出持久的价值。
普通理财用户:现有的投融资平台极不靠谱,难以保证一站式财富管理,也难以提供一套完整的资产配置策略
一位普通P2P用户称,自己在许多平台都有投资过,比如陆金所,人人贷,红岭创投,投哪网,宜人贷,拍拍贷,知财道,钱来网等等,但其中很少有平台比较靠谱。把自己的钱投入当中,实现财富管理,但很多平台都可能跑路,怎么办?该用户还吐槽自己曾经遇到过一个平台,投了20万进去了,结果到期居然提不了现,最后跑到公司去要钱,结果等了好久才要到。当然,这类现象还是比较多的,提不到钱,跑路,假标等等,都严重的影响了普通理财用户的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相当一部分普通理财用户宁愿把钱放在银行,也不愿意投入到互联网金融平台当中,不买任何互联网金融产品。可见,普通理财用户对互联网金融的吐槽程度可谓是重中之重啊!
要改变这一现状,让普通理财用户也接受互联网金融,不再吐槽,也许互联网金融需要来一场大革命。应该尽快建立系统权威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和完善金融市场全产品数据库,通过互联网手段提升金融服务功能,聚焦投融资者的各种需求,提供全产品信息搜索,辅助记账功能,保证一站式财富管理,提供一套完整的资产配置策略,持续为社会创造最大价值。也许这样,才能够有助于有效减少普通理财用户对互联网金融的吐槽,提高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以此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果想了解更多优质内容,详情关注知财道微信号:zhicai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