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种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焦虑”的教养方式,家长千万要注意!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时代在快速发展,而焦虑蔓延的速度也仿佛在紧跟着时代发展,似乎每一个成年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焦虑,更可怕的是焦虑也逐渐蔓延到了孩子身上。

焦虑实际上就是人们的一种感受,有时候我们并不清楚自己在焦虑什么,因为它很多时候来源于我们的想象,想象中的担心和不安。当我们面临不确定情况又不能判断它的好坏时就会产生焦虑,根据焦虑的严重程度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我们的心理、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它会令我们的内心充满不安甚至恐惧;会限制我们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会使我们的心跳变得加快,恶心难受和出虚汗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成年人的焦虑主要来自于我们的童年经历、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等方面;孩子的焦虑主要来自于遗传,生活中的不良事件(比如家庭暴力事件,父母不和离异,身体不适生病等)和平时的家庭教养方式等。

其它的几项大多不在我们的控制当中,而我们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你的孩子有以下表现吗:

特别粘人,特别是妈妈,甚至无法直接安然入睡;面对不熟悉的人或者不熟悉的环境就会感到特别紧张;不爱和人沟通交流,说话很少;做事信心不足,不愿意尝试新的事物或者挑战;比如害怕考试,担心考不好会被老师和家长批评,会被同学轻视;经常担心没有发生的事,害怕发生的事是对自己不好的事;有些焦虑的孩子看起来有些完美主义,凡事都要表现的很完美。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了上面的这些危险的信号,你就要引起重视了,看看孩子是否在独自承受着焦虑,也许他们表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太大的影响,但他们此刻的内心已经波幅不定。

那么导致孩子焦虑的家庭教养行为有哪些呢?

1:父母的控制欲,这个也是大多数父母比较容易犯的错误之一,我们认为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他们的所有事情都应该听我们的,吃饭再三确认吃饱了没有;摔倒了再三确认疼不疼;出门按照自己的意愿让孩子多穿几件衣服;这个你不会做,哪个你不能做,这个事情你自己能处理好吗?等等。

2:家庭矛盾,父母之间的吵架、打骂、冷战不说话、互相埋怨等等负面环境对孩子的焦虑影响很大。

图片发自简书App

3:过度夸大生活中的危险或者失败等,比如“陌生人都是坏人,不能喝陌生人说话”“要好好学习,考不上好大学就一辈子没有出息等等”。

4:默认甚至鼓励孩子的回避行为,比如孩子害怕和陌生人说话干脆就不和陌生人交流;害怕一个人睡觉就一直不和孩子分床睡觉;害怕学习游泳干脆就不学等。

5:经常拒绝,批评,或者忽视孩子的行为,比如孩子想要学习跳舞唱歌或者买玩具,父母二话不说直接拒绝,根本不和孩子沟通不同意的原因;孩子生活或者学习中的小成就家长直接忽视;生活当中小错误经常批评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为家长应该选择怎样的教养方式来减少孩子的焦虑呢?

1:孩子是家长生的,但他的人生却是自己的,要多听听孩子自己想法和意见,合理的多采纳,鼓励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

2:家庭生活当中要多站在伴侣或者家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沟通问题多倾听,多交流,促进交通温馨氛围,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图片发自简书App

3:正确合理的看待生活中的危险或者失败等因素,并以事实分析解释给孩子听。

4:当碰到孩子不愿或者恐惧的事情时,要以积极的心态把问题解释给孩子听,鼓励或者陪伴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5:生活中要多关注孩子,鼓励孩子,特别是对孩子的积极行为及时反馈,给与肯定和支持。

祝每位孩子都有一个无焦虑的童年,同时也祝每位家长都能正确面对自己生活或工作中的焦虑,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