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最长久的关系:半熟

  文 :愚仁

      作家李筱懿分享过一个观点:“不要和太多的人发生深度链接,与人保持半熟的状态就好。”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复杂而微妙的。太亲密会催生很多无谓的烦恼,滋生嫌隙;太疏离又会失去相处的乐趣,少了温情。有温度,不过度,维持半熟的状态,才能让关系更加和谐、长久。

                      01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个人边界”。说的是,我们每个人在身体、物质、精神等各个方面都和周围有着明显的界限,表明什么是我们愿意做的,什么是我们难以接受的。

      用一个形象点比喻来说就是:我们都是带着壳的鸡蛋,想和别的鸡蛋亲近,只能期望去成为“一个篮子里的鸡蛋”,而不能期望去成为“同一枚鸡蛋”,如果挨得太近,容易鸡飞蛋打。

      老刘和老李是发小,关系一直很铁。前几年,他们老家拆迁分房子,两家人一合计,就住在了对门,相互之间有个照应。

      刚搬进去的时候,两家人都特别和气,一家做饭两家吃,孩子也是一起接送,逢年过节还互有往来。可是,时间一久,邻居们发现两家人不似之前亲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离得近了,干预也就多了:老李想给书房换个地板,老刘却说太浪费钱了,转眼就把他家装修剩下的瓷砖搬来了;老李斥巨资买了一台相机,自己舍不得用,老刘就要带去公司拍照,还弄丢了镜头盖;生活上,老李一家爱干净,平时家里都收拾得井井有条,而老刘则生活随性,每次串门都把他家搅得一团糟。共用的楼道里也经常堆放着老刘家的垃圾,有时放到发臭了也不丢……

      时间一久,老李终于忍不住朝老刘发了脾气,两人不欢而散。

      福楼拜说:生活越亲近,心离得越远。距离产生美,人与人挨得太近,只会放大彼此的缺点。

      有这么一个常识:我们居住的地球距离太阳大约1.5亿公里。这不远不近的距离,给我们带来了富饶的物产,宜人的气候,让地球不像其他星球那样荒芜、孤寂。据天体物理学家哈特计算得出结论:地球离太阳再远1%,就将会是一个永恒的“广寒宫”;如果再近5%,就将会是一个永恒的“火焰山”,地球上将不会有生命存在。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是如此。距离太远,关系就凉了,距离太近,只会灼伤彼此。站远一点,相互留足空间,进退得宜,才能久处不累。

                      02

      梁实秋在《谈友谊》里面说:“与人交往,久而敬之。敬,是保持距离,也是防止过分亲昵。”

      作家萧红是鲁迅的粉丝,她逃难到上海后,鲁迅对她给予了很多关心和帮助。这本是鲁迅先生的一片好心,却不承想萧红竟频繁登门,这让许广平不胜其扰。在《追忆萧红》中,许广平颇有微词:“萧红先生无法摆脱她的伤感,每每整天的耽搁在我们寓里。为了减轻鲁迅先生整天陪客的辛劳,不得不由我独自和她在客室谈话,因对鲁迅先生的照料就不能兼顾,往往弄得我不知所措。”

      那时鲁迅先生正承受着病痛。萧红的到来,给许广平平添了许多事情,除了照顾鲁迅,还得分精力陪伴萧红。甚至在萧红外出赴约时,许广平还要为其打点衣着。后来,在写到萧红前往日本之时,许广平更是用了一句:“她(萧红)终于离开去日本了……”。

      与人相处,最怕的就是逾矩而不自知。关系再近,少了该有的分寸,缺了必要的节制,也必将逃不过愈走愈远的宿命。

      老舍先生的散文《一天》里也有这样一个片段:一天晚饭后,老舍先生正准备写作,这时老友牛先生带新婚妻子前来拜访。

      聊到晚上八点半,见两人依旧没有起身离开的意思。老舍开始想方法,试图提醒他们早些离开:看稿纸,打个假造的哈欠,谎说要去看朋友,叫保姆上钟弦,问他们什么时候安寝,顺手看看手表……但老友夫妇完全不顾这些暗示,直至深夜十点,依然兴致盎然。

      从那以后,老舍便刻意避开他们,生怕两人再登门,扰了自己清净。三毛有句话说得好,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

      学会与朋友保持一杯水的距离,不让任何一方难堪,才能远近相安,彼此牵挂。

                      03

      周国平在《人与永恒》中写过一段话:“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在两人之间,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确定的。”

      明确边界,熟不逾矩,才能相处轻松自在。国画大师黄永玉曾谈起,他和老友钱钟书是邻居,两家相距仅200米。但在比邻而居的这20年里,他却只去过钱家两次。即使像送春茶、春笋这样的事,他也要事先打个电话,东西送到门口也就罢了。他说:“我不是不想去,只是自爱,只是珍惜他们的时间。钱家夫妇是真在忙着写东西,人应该谅解和理会的。”

      正是这种半熟的交往方式,让两人的感情愈加亲厚。钱钟书曾在《谈交友》中提到:“没有比中国古语“素交”更能体现友谊的精髓。真正的友谊,看来素淡,但有超越死生的深厚力量。”

      除了与钱钟书情谊深厚,黄永玉和金庸亦是一对素淡之交。黄永玉在画界人称“鬼才”,常常一画难求。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便定了个规矩——在卖画之前定价,且不容议价。

      有一次,一个富商想买他的画,但又觉得价钱有点高,便询问黄永玉可不可以降低一点。黄永玉坚守卖画原则,断然拒绝了。后来,富商打听到金庸是黄永玉的老友,而自己恰好与金庸熟识,就想让金庸去卖个人情,好便宜点把画入手。作为老友,金庸当然清楚黄永玉卖画的原则。虽然自己和黄永玉很熟,但随意干涉他卖画很不合适。如果由自己出面说情,不仅会让他为难,还会影响两人友情。于是,金庸果断拒绝了,还劝告富商尽快购买。

      古语有言: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朋友之间,最忌不分彼此,凡事都插一脚。把握尺度,捍卫底线,做到熟人生处,才是对友情最好的保护。

      纪伯伦《先知》里有句话说得好:“要站在一处,却不要太密迩,因为殿里的柱子,也是分立在两旁,橡树和松柏,也不在彼此的树荫中生长。”

      与人相处最舒服的状态,莫过于亲密而有间,彼此取暖又留有一定的呼吸感。不远不近地守望,为关系留白,才是对一段感情最好的看重。

      (2023-11-22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8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2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3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5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14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5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7评论 4 33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73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7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