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成熟,不是因为他懂很多,而是因为可以宽容更多不同。|《菊与刀》读后感2<完>
/本文中部分内容摘取自原书,不代表本人观点,非喜勿喷,多谢!/
[.....]前段时间写了《菊与刀》这本书读书笔记第一篇《从<菊与刀>看日本》,分享了一些有关日本文化中的奇葩现象,有朋友在评论区留下一个问题——“想知道日本的皇室是怎样一种存在?令他们的武士生死忠诚?”,非常感谢她的关注与问题,才让我,虽然拖延这么久,仍有继续更进一步探讨和学习本书的动力。
[1]这个世界上,有些因果是不大容易被解释的。
有一些则比较容易被解释,也比较容易被信任和传播,比如说,如果你一直努力执着地跟进某个客户,终于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你成功收获了来自这个客户的订单。这样的经历很容易改造成一个因为所有句型的励志故事。而有一些因果,则很难说清楚,可能局限于资料的获取,抑或因为研究者的专业水准,或固有的文化视角障碍等,就像我不认为自己能用几句简单的因为所有,就能说清上一篇读书笔记评论区留下的问题一样。
[2]俗话说,问题本身就像是个老师,她会折射出现状、渴望和我们对未来的思考。
一个简单的问题,看似随意,实则代表了很多共性的东西,我们期望自己可以在浮躁的社会中,保持清醒,所向披靡,期望我们的行为能按灵魂指引的方向,执着向前,而不是像那浮萍,穷其一生,碌碌无为。
关于灵魂的力量,《菊与刀》里摘录了这样一段二战中的广播稿,作为案例来分析战争的日本人:
空战结束后,日本飞机以三架或四架的小编队飞回基地。一名大尉驾驶的飞机,在最先返回的那几架飞机之列。从分机上下来后,他站在地上,通过双筒望远镜注视着天空。当他的部下返回时,他数着飞机。他显得有些苍白,但十分镇定。在最后一架飞机返回后,他写了报告,向司令部走去。他在司令部向司令官做了汇报。然而,他刚结束汇报,就突然倒在地上。在场的军官冲上去帮他,可是天啊!他死了。在检查他的尸体时,发现尸体已经冰凉,他的胸口有弹伤,是致命伤。一个刚死的人身体是不可能冰凉的,但这位已故大尉的尸体却凉的像冰块。大尉肯定是早就死了,做汇报的是他的灵魂。发生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已故大尉具有的强烈责任感所造成的。
看到这则案例,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可能会感觉非常夸张和虚假。可能,你会以为,这只是军国主义分子为把每一个士兵培养成战争机器,所进行的一种洗脑式宣传,但是,这背后所折射的文化心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日本人对于提升精神力量的无限追求。日本人的这种精神训练一直都存在于他们的民族性里面,也给了我一些有益的启示。
[3]注重精神的修炼,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常重要。
平常生活中,日本人又有哪些自我修炼的方式呢?日本人喜欢的寒修就是天亮前立于或坐于冰凉的瀑布下,或者在冬夜里往身上浇三桶冰水,以训练自己达到对冰水无感的境界,提升个人意志。但是,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让他们能够放弃一切欲望,变成拥有无限超能力的异类,相反,在另外一方面,他们对于享乐也非常喜欢,颇有研究,比如:日本人最喜欢的肉体小快感是热水浴。对最贫穷的农民和最卑贱的仆从而言,就和对富有的贵族一样,每天在一直加热的热水中泡一泡,也是傍晚常规生活的组成部分。
至于选择苦修还是享受,对于个体而言,没有对错,只看选择的时间是否适合,与所谓“义理”是否冲突,而所有的苦修的目的就是为了训练自己,让自己更加适应这个社会,适应社会给予分配的等级安排。
[4]他们认为人有两种灵魂,但它们并非互相斗争的好的和坏的。它们是“温和的”灵魂与“粗暴的”灵魂。
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字经里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说,在某种程度上与此存在一定程度的类似,也都承认,如果不对自身的品格就行修炼,则可能会使得人品“生锈”。
存在不同的是:在日本的佛教思想里,人死后自然都会全部成佛,而跟这个人身前在世是好人还是坏人没有关系。
[5]解决所有重要的问题的智慧与力量源泉,永远是——自己,那个最值得原谅,最需要温柔对待的人也是你——自己,因为我们一直都是好人。
而我们一直是个好人的前提就是,我们首先要遵循这个世界给予我们安排好的等级尊卑秩序,我们首先正确滴履行好一个儿子(女儿),一个公司员工所应该完成的义务。这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观点其实,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因为时间关系,很多观点,只在这里做些简单呈现,不便找出例子一 一佐证,欢迎阅读原版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