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个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状况,有时会手足无措,有时会愤怒抓狂,甚至会崩溃痛哭。那么,怎么才能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持续给到孩子支持的有爱妈妈呢?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不仅是支持一个孩子长大成人,更是一场事关自我的修行 妈妈只有不断地自我觉醒与成长,才能打破原生家庭的“魔咒”,才能在养育的过程中,多一些觉察、反思和改变,给孩子成熟且丰盈的爱 我们想想:各行各业都需要经过考试,持证上岗。有些行业则需多次考试,才能获得资格。 譬如,我们法律部门,要经过全国统一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才能入行。 而当父母呢?啥也不需要,就成了人家的父母。很多父母都还未做好心理准备。想想是不是很可怕。 一.养儿育女:从本能教育到爱的教育 我以前就是个本能教育的妈妈,带着我在原生家庭的伤痛,给了孩子太多的伤害,而不自知,还以为给了他全部的爱。 什么是本能教育,就是用本能反应来对待孩子,夹杂着自己各种本能的情绪反应,愤怒、指责、伤心等等。 那父母的本能反应是怎么产生的呢? 我将人的本能需求,归纳为两类基本需求:安全感和价值感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他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 这五种需求,由低到高,层层递进。大家对比一下,不难发现,前面三种需求主要是满足安全感;后面两种需求则主要满足价值感。 安全感是人关于“确定性”的需求,好比当我们内心确定“明天肯定有饭吃”,我们就不会为明天能否吃上饭感到恐惧、焦虑—这是满足基本生存的安全感 当我们内心确定“爸爸妈妈会一直陪伴我”,我们就不会总是担心父母抛弃我们—这是满足家庭关系中的安全感 价值感则恰恰相反,它是人关于“不确定性”的需求。面对充满未知的未来,我们竭尽全力去设定目标、追求理想 ,以彰显自我的价值。 如果未来一切都已经确定,我们便会觉得索然无味。 对于未知的探索与创造,为社会创造价值,获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甚至实现更高的使命和愿景,就像Rita带领的这个团队一样,这都是在满足生命自身的价值感 而现实中的我们,都是生长在一个不“完美”的家庭里,因为我们的父母也是在那样不完美的环境里长大,导致我们的安全感、价值感都不够, 就会导致我们不断去寻求安全感和价值感的满足,结果伤害到孩子的安全感和价值感。 如果没有觉察,父母没有不断成长的学习力,就不能阻断代际遗传,这就是所谓的“轮回” 有妈妈就会说,道理我都懂,可就是遇到孩子不听话,惹恼我了,我就忍不住要发火,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想改,可是改不了,太难了 其实,要改变这一切,说难也难说简单也非常简单,就是深入探索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情绪反应机制。 找到关键的转化点,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觉察,不断提升自己的安全感和价值感。 这就是我说的“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