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每位家长都特别关心的话题,孩子能够主动地学习,喜欢学习,热爱学习,对学习充满兴趣,能够主观能动性地自主自发学习,还能在每次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这是每位家长最开心、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而现实往往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孩子贪玩,对未知事物好奇的天性,让家长很头疼,让他玩吧,作业怎么办,不让他玩吧,盯着孩子学习,孩子压力也大,学得也不快乐,久而久之,对学习的兴致反而不高了。
那该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即让他对学习感兴趣,主动学习,又能让他在童年玩得开心呢?
学习兴趣的培养
首先,是学习兴趣的培养,这点很重要,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对学习,工作不感兴趣,就不能愉快地学习、工作。对一件事物产生深厚兴趣,沉迷其中,甚至会忘记时间,这就达到了一种“心流”的状态,这也是学习、工作中的一种良好的状态。
而要想达到“心流”状态,那就要对这件事物,有足够的兴趣和热爱了。
家长如果在孩子上小学阶段,不注重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后面再想纠正过来就比较困难了。
孩子在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其实是对未知的知识,很有兴趣的。好奇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在孩子对知识,产生深厚兴趣的时候,一盆冷水下去把它给浇灭了。
而是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多用赞扬、鼓励的话来表扬孩子。当孩子解决一个知识难点的时候,要及时表扬,对不知道或者很难弄明白的知识,这时候家长要给予帮助引导。
可以用小星星或者小红花,来奖励孩子成功攻克了难题,累积到一定的数量再奖励一次真实的东西,比如:吃一顿他最爱吃的食物,去一次他最想去的地方,买一个他最喜欢的玩具等。
用赞扬、激励、奖赏的方式,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深厚的兴趣。期间也要灌输给孩子一些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很有用的理念,让他认识到学好知识,不仅仅是得到奖赏与赞扬,还有对于他的未来,是非常重要的。
求胜意识的激励
孩子有了对学习产生的兴趣,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上就能放心很多了。
不过,是人都会有攀比的心理,小孩子也不例外,当其他同学考试成绩比自己好,得到老师表扬,同学羡慕的眼光时,就会有种失落和挫败感。
从小培训孩子的求胜意识也很重要,要强、攀比并不是说逼着孩子去做,为了目的而做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
而是,在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旁敲侧击地灌输要求胜的意识。
比如,小孩子都喜欢扎堆玩跳绳啊,跳房子等游戏,玩得很开心,赢了更开心。而输了有时会失落,不开心,甚至还会哭。
这时候,家长不能看到孩子玩得开心,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喊:“回家做作业了,还玩,玩到什么时候。“看到孩子哭时,就骂孩子:“看你以后还玩不玩,玩不过还在这里哭鼻子,羞不羞人。”
做为孩子的家长应该要及时了解情况,当得知孩子赢得了游戏,要夸奖孩子:“厉害,棒棒哒,赢了比赛开心吧,这种感觉很棒吧!“让他记住这种感觉。
赢得游戏的兴趣不亚于你赢得一场王者局。
赢了会开心,大脑产生多巴胺,多巴会胺刺激大脑,让大脑兴奋。这种状态,让孩子经常感受,经常通过游戏比赛,考试得好名次,来激活这种感觉,让他对这种通过求胜得到的快感,产生一种向往,喜欢这种兴奋愉悦的感觉。
孩子输了游戏、考试得不到好的成绩,大脑就不会产生多巴胺,也就不会兴奋。这时候家长要用共情,同理心去安慰孩子。“这次游戏输了,没关系,只是在某一方面没发挥好,咱们多练练,下次一定会赢回来的”,主动陪孩子练习。
“这次成绩考得不好,没关系,爸爸妈妈小时候也有考不好的时候,不过我们没有气馁,哪里输的,哪里爬起来,重新检查错题,看错在哪里”,家长陪孩子一起做检查,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地方,而且主动去纠错,下次就能做对了。
千万不要责怪孩子,甚至责骂孩子,“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说这些话,是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的,也会让孩子害怕这些错误的题目,不敢于面对,因为,心理有阴影。
从小灌输孩子求胜意识,不仅是学习时代,到了社会也很重要,社会都是弱肉强食的世界,你不强就会被别人吃掉,社会上好的资源也轮不到你头上。
遇强则强,只有通过求胜心,让孩子在学习成绩上,取得一个好的结果,才能让他有担当,有追求,勇于去承担更多的责任。往往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老师都会让他当班干部的。
学习成绩好,能够起到带头作用,对于锻炼孩子的责任心和领导力也是很有帮助的。
积极乐观的心态
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又敢于争第一,还是不够。孩子小小的心灵是很脆弱的,在童年成长期,心理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特别是当孩子处在成长阶段,会碰上一些不友好的人,也会遇到一些自己很难解决的问题。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逆境,比如:受到同学欺负怎么办?考试怯场影响发挥怎么办?
成人在面对失业、丧偶、车祸等事件的时候,心理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这点跟孩子面对被同学欺负的心理压力也不相上下。
所以,及时的心理辅导,教授些心态调节的方法,非常地有必要。
经常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有挑战性的项目,比如攀岩、游泳、比赛、聚会活动等,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参加,在孩子出现胆怯、自卑、害怕等心理问题时,及时加以调节。
家长很多时候是起到带头作用的,言传身教很重要,有时家长是什么性格,孩子也是随家长的。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表现出勇敢、自信、乐观的心态的话,孩子又怎么会也具备这些特性呢。
心态的积极、乐观,对于孩子面对逆境的抗压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些优良的品质,并非一天就能养成的,平时,需要家长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总结,要想孩子主动学习,考试取得好成绩,离不开这3点:
1、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产生“心流”的必备条件之一)
2、求胜意识的激励;(不进则退,“弱肉强食“的社会很残酷)
3、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有强大的内心才能在逆境中求得生存)
孩子从小的培养,需要家长倾注很多的心血、时间、耐力和爱。
我们的付出,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