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在楼道里碰着对门的邻居大姐。她看着脸色不太好,有点疲惫的样子。聊起来才知道,她儿子刚高考完。
孩子张嘴就要了个七千块钱的手机!这还没完呢,同学们组了个团要去厦门玩,他也闹着非去不可。大姐跟我说起这些,眉头就没松开过。
她家啥情况呢?老公在工地上干活,累死累活一天也挣不到四百块。她自己一个月工资也就四千块。家里还有个老二,正上初中,处处都要花钱。厦门这一趟,三千块钱肯定打不住!大姐心里一百个不愿意让孩子去,可架不住孩子软磨硬泡,一会儿说考完了要放松,一会儿说同学都去。两口子心一软,咬咬牙,还是答应了。
大姐说,孩子好像考得还行,估摸着能上大学。可这高兴劲儿还没过去呢,新的开销又来了——孩子还计划着要买台电脑,少说也得四千块。马上大学开学,学费五千块起步,再加上每个月雷打不动的五千块房贷车贷……大姐叹口气:“唉,你是不知道,现在养个孩子,那简直不是养,是烧钱啊!”她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里全是愁。
最让她发愁的是啥?他们两口子一直瞒着孩子家里的真实经济状况,不想让孩子有压力。可这下好了,钱从哪儿来?真是愁得睡不着觉。
大姐问我:“你家孩子咋样?提这些要求不?”我就跟她说了说我家的情况。
我们家打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没瞒着。家里有多少钱,每个月要还多少贷款,挣的钱都花在哪儿了,都跟孩子说明白。孩子心里有本账,知道爸妈不容易,所以基本不提那些超出家里能力范围的要求。平时他要买点啥,只要是家里负担得起的,我们也都满足。
偶尔他也会特别想要个贵点的东西。这时候,我就跟他讲:“行啊,那你说说,为啥非要买这个不可?给我三个实实在在的理由。”孩子要是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理由站得住脚,比如学习确实需要,或者能帮上大忙,那我们做家长的,再难也会想办法给他买。要是理由不充分,他自己想想也就放下了。
大姐听我说完,半天没说话,像是在琢磨。最后她点点头:“哎,你们这样…也挺好。让孩子知道知道,心里有个数。” 她像是想通了点啥。
晚上楼道灯亮了,隐隐约约还能听见他们家说话的声音。不知道那孩子最后有没有真正明白,他爸妈肩上扛着多沉的担子?但日子一天天过,家里的账本,早晚会在生活里摊开的。
其实想想,过日子就像划船,谁家没点风浪?穷也好,富也好,没必要把孩子蒙在鼓里。家里的难处,让孩子多少知道点斤两,不是坏事。当然,也不能把担子全压孩子身上,他们还嫩着呢。可要是啥都不说,孩子觉得家里钱是天上掉下来的,那父母在底下累死累活,孩子在上面飘着,两边都难受。
像我们家这样,把话摊开说,孩子知道了水深水浅,反而懂事,知道啥该要,啥不该要。这份明白事儿,比给他留座金山银山都实在,是他以后自己过日子最用得着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