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少纳言:山抹微云真意趣,少女情怀不敢忘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甜小檬

翻开千百年来泛黄书卷,常常能发现,古来文人最尚从细微之景中描摹生活趣味。

春来如孟公卧席春眠,悠悠转醒之时,细数落花几朵,是为童趣;

潮水初涨,青草漫过河堤时,看四野无人,横舟自渡,是为景趣;

雪夜深深,围一红泥小火炉,与友对饮,是为雅趣。

然而写诗作文并非易事,字句笔法越是浑然天成,不留雕琢之迹,越费苦工。

用汪曾祺先生的话来说,真真有趣又十分自然的诗文,都有几分“苦心经营的随便”的味道。

但是读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的随笔《枕草子》,从不觉得她在用工笔之法写文。

她的文中意趣,仿佛无半点技巧,全凭少女性情。

清少纳言自己也说:“这本随笔本来只是在家闲居无聊的时候,把自己眼里看到的,心里想到的事情记录下来的,并没有打算给什么人去看。”

日日夜夜琐碎的宫廷生活,在清少纳言的简劲随性的文字下,变得生动明净。

不妨择一闲暇之时,通过这篇文字,走近清少纳言与她的《枕草子》(林文月译)。

(一)读《枕草子》的最好时间

01  《枕草子》适合在春风微凉的清晨读,正如清少纳言所写的:

“春,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泛紫的细云轻飘其上。”

天还未转明,透过窗台,可见朦朦胧胧的远山,静候曙光之时,会发现《枕草子》里的白纸黑字,写得十分应景。

中国文化中,“朦胧”的意向最是美的。

韩愈写“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细雨迷蒙,旅人骑马而过,依稀可见青青客舍,但又看得不真切,这最是富有想象的时候。

02  流萤翻飞的夏夜,同样适合读《枕草子》。文中写:

“夏则夜,有月的时候自不待言,无月的夏夜,也有流萤交飞。若是下场雨什么的,就更有情味了。”

清少纳言描述的四时风景,并非贵族独享,是属于所有人的风景。

还记得年少时的夏夜,与摇着蒲扇的祖母,一同坐在院落里。耳畔是此起彼伏的蛙声,眼前是大片大片的田野。

天气好时,流萤几许,山高月小,饶有兴味。

03  自然,风声虫鸣的秋季黄昏,也是不可辜负的读书好时候。《枕草子》有言:

“秋则黄昏。夕阳照耀,近映山迹,乌鸦返巢。三只、四只、两只地飞过,平添感伤。有时又见雁影小小,列队飞过远空,尤饶风情。”

秋季是最为淡远的时节。若没有少女心性,这萧然秋景,在作家笔下,恐怕难逃伤感之态了。

04  至于冬季晨朝,围着火炉读《枕草子》,总有温暖的感觉。清少纳言写道:

“冬则晨朝。降雪时不消说。有时霜色皑皑,即使无雪亦无霜,寒气凛冽,连忙生一盆火,搬运炭火跑过走廊,也挺合时宜。”

是不是在落雪纷纷的寒冷冬日,读到这样的文字,忽然觉得世事都是有趣的。

(二)清少纳言其人         

05  清少纳言,(约966—约1025),日本平安时代诗人,作家。

清少纳言其名不详,清为姓,少纳言为日本宫廷官职。

清少纳言自出生起便于宫廷有缘。她承袭日本皇族血脉,家族中多人在宫中任职。曾祖父与父亲都是当时日本的著名歌人,喜爱创作和歌,编撰歌集。

在热爱创作与文学家庭环境下成长的清少纳言,自然不必担心自己的学识不足。

她自幼聪慧,擅写诗。家中不乏《汉书》、《白氏文集》等著作,清少纳言皆有阅读。

年幼时她远离都城,跟着父亲在海港城市生活,虽然没有接触宫廷的高雅艺术,却对身边的有趣景物有着很独到的见解和记录。

对流萤秋草,细雨点点的美好感知,应当都是在那时看到的。

年少的景物虽然记得不真切,但在提笔写文时再回忆,总会觉得格外纯净烂漫。

06  再年长些,清少纳言回到都城。还未入宫任职时,除却平日里读书之外,就是参加一条天皇皇后藤原定在在宫廷中举办的诗会。

诗会自然是佼佼者众多,一决高低,判定优劣是少不了的。

但清少纳言却不因此惧怕,相反还兴趣满满,时常参加。

这样少女气的举动,像极了李清照中“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模样。

她一向是不以文学为负担的。她所认为的“有意思”的诗词,是能表达她心中未能如愿诉说的生活感悟,闺中心绪。

在一众宫廷名士之前,她的光芒并未被掩盖,相反,她轻松地应答,充满意趣地和诗以及含蓄婉转地歌句让众人交手称赞。

清少纳言的才华让定子皇后很是喜欢。

知己难得,无关身份。

年少的人往往偏爱倾心托付,互诉衷肠。清少纳言一直具有这样的纯净心思,她同样对定子皇后付诸真心。

直到日后,入宫的机会摆在眼前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踏入宫廷,成为定子身边的女官。

07  少女情怀里,爱情是最不能缺席的一项。

十六岁的清少纳言才动皇都,自然少不了名流勇士的爱慕。

在天气晴好的一天,橘则光以热烈的方式向清少纳言求婚。

他跪在她的眼前,虽然平时刚毅勇猛,但此时在她面前却是如此温柔痴情,甚至带了些不顾一切的架势。

自然是被打动了的,清少纳言当即决定允婚。没有过多的思索,也不问将来如何,清少纳言用她那时最直接强烈的感受,为自己定下良人。

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性格不合是无法调整的矛盾。在生下一子之后,她与橘则光结束了婚姻。

但清少纳言并不记仇,入宫之后,故人重逢,经历了起落数年的时光,她仍然可以带着温暖的笑地同他说一句“你还好吗。”

宫中十年,传闻清少纳言与左大臣藤原师尹之孙藤原实方交往甚密。但人世总以翻云覆雨为常态,最终清少纳言与藤原师尹止于友人情谊。

出宫之后,清少纳言嫁与摄津守藤原栋世。当时流言四起,毕竟夫妻年岁相隔几十年的光景。清少纳言阔别了宫中最舒适悠然的十年光阴,似乎将世事看得明白了些。她与藤原栋世安然相守,继续在《枕草子》中记录流逝的白昼黑夜。

藤原栋世去世后,清少纳言归隐庵庙,不觅踪迹。正因如此,才会有千百年来后人对这一才女后半生的无限遐想和揣度。        (三)字里行间的少女情怀

08  有人说,清少纳言写《枕草子》,应当是在深夜。

深夜四下皆静,白昼里半藏半露不甚明朗的心思到了深夜就变得鲜活起来。

对于清少纳言,一切尽可入文。

从乌鸦小雀,时花荷叶,孩童可爱的脸,舍利瓶,会见情人时亮亮的月色,她都写。

经历了浮华起落的人生,《枕草子》却毫无颓唐沧桑之态。

她写四时之景写得俏皮,她写华服宫曲写得绚烂,她写爱情之美写得娇俏。

如若无清澈明净的少女心思,绝无可能写出这样如朗月清风的文字。

清少纳言曾戏言“笔也写秃了”,不知是否受了她笔下《枕草子》的影响,竟觉得她这样的比喻实在充满了意趣。

可以想象,身着春衫的女子,在烛火之下,一字一句地细细写着,直到写遍白日里所见的“有意思”的事物,方才心满意足地睡去。

09  清少纳言在千年之前写下的随笔著作《枕草子》,现今读来仍旧如饮温水,口齿噙香。清少纳言其人,是充满情怀,乐于在微风雏菊之处寻求美好的女子。

隔着数千年的岁月,感悟旧时的气息,我们是不是,可以像她一样,用着“年少的情怀”,去寻求生命中的“小美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关于李响是否渣男的论述 我的想法是他不是渣男,他对我很好,也没有伤害我.我们在一起时也很快乐,后来热恋期过后....
    超级蒙蒙蒙阅读 1,625评论 0 0
  • 早上,起床 我会看看远方的天空,开阔一下自己的视野 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开始一天的工作 午后,小路 我会一个人散散...
    傻十三阅读 1,436评论 0 1
  • 远方有诗,近处有生活。诗是升华了的生活,生活是沉淀了的诗。 我们向往生活能够像诗一样充满神奇,但现实里还有太...
    d69c9301a02e阅读 955评论 1 3
  • 增强意志力第一步是认识你自己。人类是拥有自我意识的个体。当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能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我们...
    Minato666阅读 2,394评论 0 2
  • 我的工资不多,但我有完全的自主使用权,因此,平时我常常给自己买这买那的。看到这个题目,送给自己一份礼物,我想,这怎...
    希雅2017阅读 1,2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