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北黑土区的形成与水稻起源

        据史料记载东北地区的黑土是从大约200万年前开始形成的。200万年前,东北地区主要表现为厚重的沙砾层,随着气候的湿化,东北地区逐渐发育出草原和森林植被,最终在约1.1万年前,形成了广布连片的典型草原、草甸草原、疏林草原。由于受到冬季寒冷气候的限制,植物死亡后的残体不能迅速的分解,逐渐在土壤中积累起来,形成厚重的腐殖质层,为进一步积蓄土壤养分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最终形成了连片的黑土区。

    “成熟”的土壤有机质一般是深棕色或者黑色。高含量的土壤有机质能够使土壤呈现黑色,再加上东北的三江平原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东北得到了“黑土地”的美誉。

        早在10世纪的时候,辽国建立,从蓟北、河北等地强行迁移了一批以农耕为主的民众到这一带安置。于是广袤的东北平原上开始形成了大规模的农业活动。史书上曾记载当时的景象为“编民数十万,耕垦千余里”。

        水稻,最早在黄河流域种植,石器时代,随着人类进入封建时代,战争移民把水稻带入了全国各地。 有观点认为,东北种植水稻始于十九世纪中叶,最初由朝鲜移民引进。也有人认为东北成为水稻产区是日本人入侵之后把水稻种植带到了东北。

        而《新唐书·渤海传》上面有这样一段记载:“俗所贵者,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栅城之豉,扶余之鹿,鄚颉之豕,率宾之马,显州之布,沃州之绵,龙州之紬,位城之铁,卢城之稻,湄沱湖之鲫。果有九都之李,乐游之梨。这里面明确提到“卢城之稻”。

        渤海国(公元698年~926年),是我国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

     “布谷催播,劳燕护耕”,也许在千年之前的盛唐时期,勤劳的渤海人就已经把水稻种植在了东北这片肥沃的土地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撰文 |蒲黄鱼 出品 | 网易浪潮工作室 在很多人眼中,水稻一直是一种南方农作物,准确地说是淮河以南。温和湿润的气...
    浪潮工作室阅读 7,668评论 1 7
  • 中国中心论一:人类起源于中国 文明肇兴于湖南 文|黄饮冰 我于2015年4月4日正式推出《人类起源于中国说》,经...
    黄饮冰阅读 9,287评论 1 6
  • 一个城市住宅的小区数/栋数/套数/层数,往往和规定居住用地面积、住宅用地面积、居住区户数,建筑密度、日照间距、容积...
    徐薇薇阅读 22,711评论 0 7
  • 没有时间的旅行 没有负担的包袱 我们只是时光的过客 我们承载着一份希望 那是一粒种子 它将花开 它将花败 它将希望播种
    酒尊阅读 1,202评论 0 3
  • 论文提纲,是指论文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是论文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构思谋篇是指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以便...
    曹永泉阅读 5,77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