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第198章到第204章,它们分别是《素素,我们一起搞事情》《有机会一定现场叫一声彦国叔》《户为单位的农耕模式》《方东》《论文通过了》《民大苏岩调研》《插花地》。
这几章讲述的是李彦国老师回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思绪被手机微信提醒打断,是南京的大学生常巧素发来的,由此,李彦国老师想到了与大学生们交往的前前后后。
一、学子眼中的彦国老师。李彦国老师不仅为王金庄申请农业文化遗产奔忙着,而且还积极为来王金庄调研考察的大学生们提供贴心的服务和最大的支持。他热心帮助做西太行山生态智慧主题研究的常巧素、独自一人来做田野调研的方东、论文通过了的中国农业大学郑垂尘、段泽丽、民大的苏岩、中国农业大学的张静静等,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他们提供第一手资料。
这些大学生们非常感谢彦国老师,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李彦国老师的深深谢意和崇高敬意。
下面我截取他们文章的一些内容或者微信留言,这不是简短的几段话,而是代表一颗颗跳动的赤子之心,是那些勤奋的莘莘学子对李彦国老师最大的致敬。
常巧素(素素是李彦国老师对她的昵称):李老师的文字很朴实,也很动情,引人思考,又没有大道理的乏味,字里行间流溢着文人先贤对乡土的深沉热爱。
我在李老师简书每篇记录地方文化的文章下,提出不懂的地方、阅读时的疑问,并给他发了私信介绍自己……看到李老师微信号冒冒然加了好友。李老师没因假日里的打扰而拒绝我。
他现在是我的梯田文化课老师,他也是守护大山深处三尺讲台的乡村教师,值得所有乡村学子称一声老师。
在华北大部分农村,我们喜欢用亲属称谓叫人,一声“彦国叔”足以让人回到亲切且熟悉的环境。
有机会一定现场相见,也叫你一声“彦国叔”。
方东:“教了一辈子书,年底即将退休的彦国叔其实面相庄重威严,但他却总是爱笑,一笑起来似乎每一条皱纹都在飞舞,非常具有感染力,他自称是不拘小节的人,看得出来对生活细节不关心,但做事却极其投入,他能戴着矿灯在田里不分日夜地干活,而如今对于写作也有近乎偏执的痴迷,能够一整夜不睡觉,只为写好一篇文章。
我们一起做访谈、看古迹、讨论写作,他似乎永远充满能量,从他身上能够看到年轻人的热情、活力,而我们这些所谓的年轻人做事如能有彦国叔这般劲头,还有什么事情办不成?”
郑垂尘:“彦国叔,我的论文通过了,谢谢彦国叔对我们的照顾,彦国叔的简书写得特别好,对我们的论文帮助十分大,感谢彦国叔。”
段泽丽:“彦国叔,我和垂尘今天论文答辩结束了,特别特别感谢您的帮助,包容我的无知,不厌其烦地为我解答,要一直向您学习。感谢。”
这是大学生们发自肺腑的感谢,从他们殷切的话语中,我看到了李彦国老师朴实无华、和蔼慈祥、善良真诚、温和亲切、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朝气蓬勃、活力四射、古道热肠、耐心细致、宽仁大度等优秀的品质,他的身上有太多的优良品质,不是用几个形容词就能说出来的。
所以我引用了几位大学生对彦国老师的评价,他们的评价不是随随便便给出的,他们的评价是在与李彦国老师近距离交往或微信交流中、在彦国老师对他们无私的帮助中从心底流淌出来的,这样的评价最让人动容、最有说服力。
而彦国老师总是那么谦虚,就如那沉甸甸的谷穗,永远低着头,他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甚至低到尘埃里,但越是这样,他的形象愈见高大起来,需仰视才见;他的这种虚怀若谷、谦逊低调的品质永远值得那些学子们学习。彦国老师是我的捉虫老师,乡土文化指导老师,也是我的文学导师,虽然我们相识不久,但他的那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一辈子来学习。
二、甘为人梯的彦国老师。李彦国老师不仅为人低调谦逊,对于大学生们,他更甘于当默默无闻的人梯。
当素素同学第一次贸然与他联系时,彦国老师是这样回答的:“我正在河南省舟山考察学习,强烈支持你的太行山生态智慧主题研究,能给你提供素材,我感到十分荣幸。”
当素素同学提出:“有很多知识搞不明白,还望您不吝赐教”。彦国老师欣然同意;当素素“得寸进尺”,“能否寄一本您的文集,还有一个请求,我一直在找《王金庄村志》,能不能麻烦李老师帮我找一本?”
看看我们可敬的彦国老师的答复:“素素同学把太行生态智慧作为研究课题,以后还要在这里长时间住下来调研,我应积极配合,先寄出我自己的记录《愚公挖山不止》,然后一定搞到《王金庄村志》。”
这就是那个“土得掉渣”的小老头儿,实实在在的可爱的太行老人,他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能帮助大学生们搞调研当成他最快乐的事儿。
他不仅全力支持他们,还要虚心向素素学习,“王金庄农业文化,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太行山区有代表性的文化……我正好抓住这个机会向你学习,你是科班出身搞专业的呀,科班+茅台班=太行山生态智慧主题研究课题最佳组合。”
当常巧素同学询问“禁林”“圪蛉、毛骚”等问题时,彦国老师回答得非常细致认真。例如素素问:“圪蛉、毛骚有学名吗?彦国老师不仅介绍这种动物的毛色、大小、属于哪个科目、生活区域、主要食物,甚至连消灭圪蛉、毛骚的方法都一一加以介绍。
当素素问:“收黑枣花椒以什么为单位?什么是熏土?”,李彦国老师不仅耐心作答,弄不懂的地方还去问村里的其他人,直到查找到准确数据为止。
对于独自来到王金庄、自己确定研究主题,寻找访谈对象,安排调研时间的方东来说,这次的调研是机遇与挑战交织,焦虑与期待并存。
在方东无所适从、迷茫困惑之时,李彦国老师率先闯进了他的田野,对他进行了无私的帮助。彦国老师带着方东深入到“清早糠,黑来糠,清汤照月亮”的苦地方,走进这里的村民家中,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带他去采访松良爷爷、兰芝大娘、书祥爷爷、梯田协会的其他会员,陪着他跑档案馆查经济资料,让他收获满满,让他倍感温暖,也让他收获了太多的乡间感动。
民大的苏岩对王金庄梯田进行调研,他来的不是时候,赶上暑假,正是王金庄的大忙季节,村里人都忙着干活,没时间接受采访,彦国老师尽其所能帮助他;
苏岩回去后,仍觉得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搞清楚,他又求助于彦国老师,李老师回答特别干脆:“虽是本地人,也有很多东西不懂,我也在不断学习,询问乡间贤达,如你需要什么,我去采访,尽力去做。”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不仅回答了苏岩同学提出的二街、五街有关问题,还详细区分了沟、渠、坡、地,特别解释了历史耕地分配的过程以及王金庄特有的插花地的历史变化。
彦国老师的无私帮助让苏岩同学的调研报告内容详详、数据确凿,得到专家教授的一致好评。
还有中国农业大学的郑垂尘、段泽丽同学,他们两个人的论文通过了,他们第一时间把这个大喜讯报告给彦国老师,向他传递着喜悦,也向他表达深深的谢意和敬意。
别人以为李彦国是大学教授呢,可他真的不是,他只是一个农村的小老头儿,只是一个教中小学生的民办教师。
成都学者小铃铛,对李彦国老师有这样的点评:“讲涉县必有王金庄,讲王金庄必有悠久的历史故事,在王金庄特有的石头民俗、民风,民生文化传播中,有一位半农半师、土得掉渣的小老头儿,犹如当年的愚公,乐此不疲地写作,凭借网络简书平台,将王金庄故事推向了大江南北。这位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歌哭于斯的小老头儿,叫李彦国。
李彦国是谁?他是个小学教员,曾教过一个复式班,班里有二年级一年级,还有半年级,半年级小同学还不会系裤带,裤带死结,尿急打不开,天下暴雨,小同学急得大哭,李彦国给他打开死疙瘩,让他站在教室门口往暴雨里撒。”
李彦国是个孩子王,当了大半辈子孩子王,要退休了,来了一群大学生,他又心甘情愿地当起了人梯,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进行田野调研、完成论文撰写,助力他们实现梦想。
李彦国老师的一系列行为,让我想到了两句歌词,“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对于来王金庄调研的大学生来说,彦国老师亦师亦父,他像父亲一样关心照顾着城里来的天之骄子们,他不是他们的老师却似他们的老师,他是学子们的田野之师,也是他们的人生之师。
“甘为人梯托青云,筑梦桃李竞芳菲。”可敬可爱的彦国老师虽然人已退休,但他还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教师的高尚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