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

郑春红读后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本书以《我的父亲是恐怖分子》作为案例,通过作者扎克.易卜拉欣亲身经历讲述,如何通过宽恕,选择把命运握在自己手中,也用父亲操纵毁灭世界的经历,警示我们从不宽恕的代价。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么为什么要宽恕?所谓宽恕,即当别人以不公正的原因伤害我们时,我们能够克服愤怒而接纳这件事或对方。也即我们不否定自己有生气的权利,但却愿意尝试对冒犯者显现出仁慈、善意与爱心。这样,既能赠与冒犯者一份礼物,也可以把自己从怨恨中解脱下来。

宽恕可以让我们在身心方面都不再受愤怒与怨恨的折磨。

宽恕还能让家庭与社会群体复原

案例:南非的马鲁西·潘瓦讷主教,因为反对种族隔离而被捕,警方对他进行了各种酷刑折磨。但出狱以后,他继续发起反种族隔离运动,却不是对警方的行为进行报复。他说,在受到严刑拷打时,他意识到:这些人都是神的孩子,他们一时丧心病狂,我们必须帮他们把人性找回来。

宽恕的真正含义:不是正义的沦丧;不是遗忘。

宽恕的四段进程

1:把事情说出来

2:正视内心感受

3:予以宽恕

4:重建或放下这段关系

当我们面对伤害,悲伤无措时,请勇敢尝试向内看,从内心发现它,发现那一份会改变你的人生与这个世界的力量——宽恕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