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初次认识的陌生人问我最多的一句话是:
你一个小姑娘怎么就来(去)了非洲?
久未联系的老同学问我最多的一句话是:
你什么时候回国?
父母推掉相亲对象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
异国恋难成的,等她回来再说吧。
而我,只能对这些好奇、关心和无奈回以一笑。那些万籁俱寂时的孤独和怀疑,那些不断打破又重塑的理想和追求,那些看着他人成双成对时的羡慕和故作潇洒,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明白的呢。
我永远都忘不了外婆临走前拉着我的手,艰难而又慈祥地嘱咐我:“你一定要听话,要考上大学,好好读书,外婆看不到那天了……”。那是外婆一辈子的心愿,因为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外婆在她那个年代只念了几年私塾就被迫辍学,明明每门功课都能拿满分,却还是只能在家中待嫁,而弟弟则可以去考功名,见世面。就连打算盘,外婆的舅舅也只教给她弟弟,她只能自己偷偷地学。
于是,在封建社会里吃尽了苦头的外婆,终其一生最想证明一件事:谁说女子不如男。而她一手带大的我,也这样执着而骄傲地欲与男儿争高下。
二
我的奶奶却是个全然相反的女人。她也是在那样的思想压迫下走过来的人,却又继续秉承了这样的思想。
当我的大姑姑生下的第四个孩子依然是个女儿的时候,奶奶对着正在坐月子的她说:“儿啊,我都抬不起头来了呀。”当母亲生下我坐月子时,奶奶把家里养的老母鸡都送去了生下堂弟的伯娘那儿。母亲和我说这些往事的时候,全然当成一个笑话,可末了还是要忿忿地说一句:“她还看不起我女儿,她那几个宝贝孙子哪个当得上我家姑娘?”于是,我便知道,母亲也是要靠我来争一口气的。
在奶奶那二十几个孙辈中,我是最拔尖的。每年的奖状糊了整整一墙,每个来外婆家的人都会赞不绝口,说“这个孩子不得了,是个清华北大的好苗子”。那年全镇统考,我又考了全镇第一,过年去奶奶家拜年时,长辈亲戚们欢聚一堂,都在夸我学习好。我虽彬彬有礼地回着“谢谢”,心里却是十分得意,待走到里屋时,却听见外间爷爷不以为然的声音:“女孩子家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最后不还是要嫁到别人家。”那时我还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只觉得骨子里那股斗志被点燃:我偏要让你看看女孩子也能成大事。
我记不得那天是以怎样的心情回了家,只记得在绕过了几家田地后的停车坪里,父亲偷偷塞给我一个红包,他说:“这是奶奶奖励你的,她孙子辈那么多人,当着大家的面不好给你,怕其他的小孩子眼红。”后来,我还是从母亲跟邻居的谈话中知道了,那是爸爸怕我难过,自己封的红包。
三
如今若是再问“要不要送女孩上学”,大家只会觉得诧异,或者会觉得那是穷乡僻壤没有见识的家长的想法。女孩子念书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可是女孩子念到博士,甚至成为博士后,却依然会被许多人视为“第三种人”。同样在职场上,女孩子出来工作也是大家普遍能接受的事实,可若是坐上高管、领导的职位,就不免要被人揣测“潜规则上位”。那些事业有成的“女强人”经常会被问到“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但绝对没有一个人会拿这个问题去问马云、问李彦宏、问李嘉诚。
我在市重点高中(也是省重点高中)念书的时候,一次晚自习之前与几个同学闲聊,不知聊到什么话题,班长就说了一句“你们女生读书不就是为了嫁个更好的男人嘛”。我实在不爱听这种话,却不知该如何反驳,只是觉得非常震惊。班长的成绩在全校排名前十,而我和另外一个在场的女生则是班里排名前三的,那个女生也一时说不出什么话来,我想她一定跟我一样不敢相信,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男生竟然也会以这种观点来看待女性。“相夫教子”似乎是赋予女性的使命,也是她最终的归宿。
或许只有同样追求自我价值的女人才更懂彼此吧,就像倪萍曾经在一个节目中对董卿说:“我羡慕你现在拥有的机会,也特别知道你的辛苦。但当一个战士穿上军装,一直被领导派到前线打最重要的战役,当你到我这个年龄和我现在这个状态的时候,你一定特别特别觉得,生命特别值得。就是现在多孤独,多寂寞,多没有男朋友,多么没有钱,多么没有家,多么没有爱,多么没有温暖,都特别值。”
四
每当我坐在天台上眺望祖国的方向,却只看到他国的山水时,我也会感悟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每当我看到好友和闺蜜们晒情侣和小孩照片,一个个都那么幸福的时候,我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每当我独自面对生活中受到的委屈和不公,单枪匹马和各种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也会希望有个“盖世英雄”将我护在身后。
可是这些一腔孤勇的岁月却越来越教会我独立和坚强,在多少次偷偷掉眼泪后,我逐渐成为了那个梦想中的自己。我走出了那个平静安逸、遍地熟人的小镇,看见了更广阔的世界,看见了更多生命的精彩和可能,我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倾盖如故的朋友,变成了更明是非、更懂爱恨的人,我不再想去证明什么,也不再想汲汲于什么,见过那么多悲欢离合,尝过那么多酸甜苦辣,我开始珍惜身边的人,也开始笑对失去的缘分。
如果你现在问我:姑娘,你累吗?
二十几岁,只身一人,漂泊海外,我确实会被年华逝去和孤独终老的恐惧支配,可我不后悔,不回头,因为我知道前路在哪里,我想去的远方在哪里,而我,正走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哪怕一路荆棘,哪怕披星戴月,哪怕无人理解,我亦甘之如饴。
也许有一天,我终将结束漂泊,回归到家的宁静,但那不是兜兜转转之后的幡然悔悟,而是千帆过尽之后的心之所至。只希望那时,你看见围着灶台打转的我,不要说“你看她,最后不还是要嫁人生子?”,那样我是不会欢迎你来我家的。我希望你可以由衷地称赞一句:“这个姑娘不论做哪样都是很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