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文】星河华绪(1)前言

前言
PREFACE


基本架设





正文


太阳是太阳系里的唯一恒星,它不分昼夜地发光发亮。

直到有一天,黑子动了心,于是太阳风暴产生了。

庞大的热量传导到地球,不论是背阳面还是迎阳面,都收到太阳的热能。

地球只有受热膨胀,而没有散热收缩,地球的自转系统消失,均匀在地球的土地逐渐摆脱了地心引力,开始分崩离析。

高出海平面的土地四分五裂,像天空之城一样四散开来,漂浮在宇宙中。

附着在地幔的水资源,汇入汪洋,蒸发到大气层。

幸存的人,得以苟活在浮岛一样的地球碎片上。

经历了几次调整,人们已经适应了在孤岛上生活的条件——倒退的生产生活。

电子产品没法使用,因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磁场发生了变化,卫星信号中断,只能以原始方式生存。

幸而孤岛的面积也不会很大,方圆两三公里左右,但足够幸存的人生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地广人稀。

沈星河是地球碎裂后第一个冷静下来的人,他很快发现,虽然地球的重力系统消失,但碎片本身的漂浮能力有限,而他们作为人类,也没有漂浮到外太空去,这也就意味着,除了地球的自身重力以外,还有其他星系对他们产生了排斥力。

这也许得力于太阳能量异常后带来的一连串连锁反应,尽管,他没有NASA那样专业的水平。

碎片孤岛虽然单独存在,没有额外的水源补给,但它本身的小片大气层还未完全消散,细小的水蒸气能够循环往复,参与小孤岛的生态平衡。

也许,这是可以生存下去的基础。沈星河想。

别人还在抱头痛哭流涕,惊慌不知所措的时候,沈星河已经开始打造工具。

他有着军人的体魄,修长笔直的身板,怎么看,都像是不容易被欺负的类型。

当然,现在的人们还没有镇定下来,所以暂且不会出现排挤的现象,可一旦时间久了,他们就会明白,只有把别人“请”出小孤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自己活下去。

至于怎么“请”出去,自然不是文明社会的方式。

第一个吃肉的人,占有绝对优势。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沈星河一直在开拓生存的方式,比如石灶生火,麦秆做燃料,烹麦成米——尽管没有精致大米那么好吃,可至少能够保证活得下去。

后来有了棉花制被,缫丝成茧,粗制衣服,凡此种种。

泥瓦房也逐渐改进,加入了木梁,后来升级出现了石房,石塔,城堡。

历史已经发生过,再次重现的历程,就会快很多。

基本的生产生活逐渐完善,填饱了肚子之后,就是资源争夺的开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