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市面上找一款和豆瓣小组最类似的产品,那无疑是百度贴吧。今天笔者从产品一级菜单的逻辑层面上尝试来分析一下两者的不同。
因为百度和豆瓣的基因问题,造就了两款产品非常大的气质差别。豆瓣是浓得化不开的文艺气质,百度则是扑面而来的屌丝气质。今天单从APP的一级菜单结构逻辑中来看看能发现两者的哪些不同。
打开豆瓣小组的APP,在未登录状态下给你推荐精选的帖子和小组,可以浏览话题,发现小组,但是不能回复。注册和登录按钮放在底端。
而打开百度贴吧APP,没有登录的状态下必须要先注册或者登录,不能进行其他操作。强制用户必须登录。这两者的异同后面会具体说到。
在登录的状态下打开豆瓣小组,一级菜单里有4个版块,话题-小组-精选-我的
话题:最新话题,用户打开之后可以看到所关注的小组的所有最新话题,对应上【小组名称】、【发帖时间】和【回应数】。也就是一个用户打开豆瓣小组,产品给用户最大的感觉是这个产品是让我用寻找兴趣话题的。当然这和和豆瓣的天然基因以兴趣为出发点是分不开的。
小组:一级菜单中,第二个版块,小组。罗列了我加入的所有小组,非常简洁。
精选:给你推荐精选的帖子和值得你加入的小组,精选的帖子不是基于你的兴趣给你的推荐的,换个ID登陆还是同样的推荐内容。另外,这里不得不吐槽一句,我加入的小组也不少了,但是推荐的算法实在太烂,基本上没有我感兴趣的内容。
其他的暂且不表,起码我人在北京,资料写明是北京的,关注的小组也很多北京的,你给我推荐那么多外地的小组干嘛!
我的:账号,发表的话题、回应的话题和喜欢的话题。最近看过的话题、设置和推荐应用被放在一起,逻辑上总觉得怪怪的。
好了,看完了豆瓣小组,再来看看百度贴吧。
一级菜单里分别为:进吧-聊天-好友-发现
和豆瓣小组不同,登陆状态下进入百度贴吧的话一级菜单第一个是【进吧】,先让你找你的组织。搜索栏在上方,方便来搜索感兴趣的吧和帖子。每个贴吧名称后面有你在这个贴吧的等级。
聊天:二级菜单里分别对应的是:聊天-回复-@我
和豆瓣小组把消息栏放在最上面不一样,百度贴吧直接把聊天栏放在一级菜单中,可见百度贴吧是更加重视用户在贴吧中的互动性的。
好友:这是豆瓣小组中没有的一个功能(因为另外做了一个APP嘛,大家都知道的)。从社交的角度来说,没有好友的社区,能称之为社区吗?
发现:围绕的中心还是在社交层面,无论是好友动态,附近的人、广场还是来一发,都是从社交角度出发的。这里把百度彩票放进来,也不知道是不是觉得屌丝青年都比较爱买彩票的缘故。
总结:豆瓣小组的一级菜单逻辑围绕的都是“兴趣”,没有把人和组织作为主体放到产品当中。百度贴吧的产品是从组织到人设计的。作为一个个体,不论是现实还是互联网的世界,组织的力量都是很可怕的。个人对组织的依赖程度越高,对产品的黏度也会越强。利用这一点赚到钱的互联网公司不再少数。
毕竟,兴趣是死的,组织是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