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觉好,才会表现好。

快到学期末的时候,我常常收到低年级小朋友送的彩带花或者自己画的画。一开始我不明白,因为大部分送我礼物的小朋友并不是我教的。

后来送的人渐渐多了,我就观察了一下送我礼物的小朋友都是哪些面孔,思考我们究竟在什么时候和场所有过交集。结果发现我和他们都是点头之交。

每天在校园里走动的时候,我会在路上遇见他们。他们会笑着跟我说“老师好!”,我也会微笑着对他们说“你好!”。我们每一天就在“早上好!”“中午好!”“下午好!”这样互相打招呼的过程产生了交情。

虽然只是很平常的一个举动,但是孩子们感受到了被礼貌对待的滋味,所以会乐此不疲地表现出礼仪。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倾向于通过不断地口头告知孩子应该怎么做。如果孩子没有遵守行为规则,就容易会被严厉批评,被批评的孩子基本上都会情绪不好。主张“正面管教”的教育家简·尼尔森这样说:“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糕?”

我们教育孩子要对人有礼貌,可是他们却经常承受来自于成人对他们的大声指责、威胁恐吓、甚至是羞辱。他们没有体会过被礼貌对待的滋味,又怎能让他们学会礼貌待人呢?

我们建议批评要私下进行也是同理。如果我们自己工作表现不好,也同样不希望领导当众指出。如果自己被当众指责,内心会觉得羞愧的同时还可能对领导产生怨恨。如果领导在私下跟自己沟通,指出要改进的地方,这样的方式会让我们更愿意改进自己的不足。

孩子同样如此,如果被当众批评,他会觉得羞愧或者怨恨。羞愧也许会让他以后非常自卑和懦弱,他的怨恨也许会让他在以后故意表现更加糟糕来表达不满和报复。

有一次,小辉因为欺负小琪在学前班的弟弟被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批评。不久之后,小琪告诉我,小辉在我离开教室之后,把她的书包扔进了垃圾桶。我的批评非但没有纠正小辉的错误,反而使他通过新的破坏行为来表达他的不满。我意识到我不能按照原来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

于是我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我先倾听他的不满,理解他的愤怒,然后才指出他需要改正的行为。整个过程我的语气语调是偏和缓的,但是态度是坚定的。之后小辉没有再出现对小琪的报复行为。

我还记得期末大扫除的那天,需要打扫学校后面的大操场,那里比较大而且堆积了很多不是本校学生丢的垃圾,学生对于要去打扫这件事不大开心。

于是我决定和他们一起去。除了安排他们分工合作之外,我也和他们一起捡垃圾,一起吐槽那些乱扔垃圾的人,一起聊家常。最后,我们都在预计的时间内完成了大扫除。就连班里经常劳动都偷懒的小权同学,不但努力打扫,而且是坚持到最后才回教室的几个学生之一。

结束大扫除回到班里,我真诚地跟大家说“辛苦大家了!”。也许是大家的劳动被认可和尊重,同学们都笑得很开心。

如果我们想教会孩子什么,请尽可能让他观察到甚至感受到,而不是只是听到。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表现良好,最好能让他感觉良好。也就是说能够让他体会到这么做的感觉非常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现工作辞职总结工作,找出工作失败原因和收获 完成新工作初学期任务完成快递打印控件和集成(0.4)梳理电商工具体系,...
    王洋8786阅读 205评论 0 0
  • 每天抱着手机打王者荣耀的人们应该不会冥想。 那些一边躲着城管,一边为生计奔波的街边小贩,应该没有时间来冥想。 我们...
    Miss墨菲阅读 1,483评论 4 10
  • 冬日里的阳光 文 | 吴建寿 (雷州市第二中学) 抬起头望着窗外,看见鹅毛般大的雪花在空中翩翩起舞,风也时不时的在...
    纯美文字阅读 361评论 0 2
  • 人生就像坐公交车,人来人往。人多的时候,心里想着有一个位子就好了,不管什么样的位子。人少的时候就想我要先上车挑一个...
    般若糖果br阅读 80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