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读《诗经》(6): 什么是邂逅

邂逅一词,最早出自《诗经》, 先来读一下: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毛詩序:「《野有蔓草》,思遇時也。君之澤不下流,民窮於兵革,男女失時,思不期而會焉。」

《诗经‧唐风‧綢繆》

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 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綢繆束楚,三星在戶。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毛詩序:「《綢繆》,刺晉亂也。國亂則婚姻不得其時焉。」

东岛解字

所有的字典里边, 邂和逅基本上都是同样的解释:相遇。 而这两个字的典型用法也只有一个:邂逅,意思是不期而遇,偶然相遇。
连《说文》和《康熙字典》都是这样说的。岛主对于这样的解释很不满意。理由是周语的语素就是字!单个的字!两个以上的字在一起,必然各有各的意义和作用。故此从符号分析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语义理解。

古人作字的原理是六书,字义的答案就在字里面,写者以六书的原则去写字,读者以六书的原则去理解,虽然每个人的解读不保证信息的百分之百不失真,但其原理如此。
来看看这两个字的写法:
这两个字都有个走车旁,行话叫从辵,就是说它们都同走路有关。逅,有时侯也写作遘。实际上,邂逅写成邂遘才更标准。

  • 邂=走+解
    邂=走+解
  • 遘=走+冓
    遘=走+冓

解的意思是分开, 冓的意思是相交。邂为走分开,逅/遘为走相遇。则邂逅当为走失后又路遇, 即重逢的意思!(“不期而遇”这种解释应该同词的原义沾边,解读虽未脱靶,但失之偏颇)

岛读《诗经》

回过头来再来读《诗经》,味道就不一样了。《野有蔓草》表达的是同美人分开再重逢或是盼望重逢,然后就再也不愿意分开的愿望。所以先是零露,继而一人,都有孤单的意思, 对重逢就有了强烈的渴望。

《綢繆》表达的也是同良人分开再重逢或是盼望重逢了,良人一般指夫君,既已夫妻,哪里有夫妻偶然巧遇在自家庭院中的逻辑?当然是夫妻团圆即重逢的逻辑了。

再看《毛詩序》: 两首诗的背景都是社会的动荡,乱世之中如果寻求的仅仅是外遇,岂非荒唐?所以正常的逻辑当然是表达分离之苦,期盼团聚即重逢啦!大小毛公肯定是有所依据的,讲得大致没错!只不过《毛詩序》出版的年代,已经是《诗》《书》飘零了,恐怕即使是大小毛公自己也讲不太清楚究竟,也怪不得后人怀疑他捏造。

零露瀼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8,883评论 0 18
  • 读过几次《诗经》,有选本也有全本,但都没有读完。《诗经》来自2500-3000年前的古人,僻字多,古音也多散佚了,...
    吾三川阅读 4,476评论 1 3
  • 【诗经·国风·王风】王:周平王东迁后的国都地区,在今河南洛阳一带 1.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光剑书架上的书阅读 5,473评论 0 2
  • 表格由 标签来定义。每个表格均有若干行(由 标签定义),每行被分割为若干单元格(由 标签定义)。字母 t...
    flowerflower阅读 3,188评论 1 0
  • 【七月未央】20180217学习力践行D254 ❶手指谣_外婆桥和过大年。七月可以接出外婆桥,宝宝,,过大年,饺饺...
    七妈_haiyan阅读 3,345评论 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