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核心点有两个,一是直接,回忆或者思考得出的不是感觉;二是个别,不是汇总各个感觉器官,例如苹果,看到它是红色的是感觉。它是红色味道酸溜溜的,就不是感觉了。
每个人都有感觉器官,但感受能力不同,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我们称之为感觉阈限。感受性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两者成反比。例如有人能分辨很小的声音,他的感受性高,能引起他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很小,他的感觉阈限小。
感觉阈限分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也分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分别是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和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变化刺激。能听到的最小声音,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而既能分辨出这两个声音不同,两个声音之间差别又是最小的时候,就是差别感觉阈限。
一个感受器官可能反应多种刺激,如眼睛其实也能感受到压力,但一般会对一种刺激最敏感,这就是适宜刺激。
有几种特殊的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久闻不知其香臭: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变化的现象。在花的香味中太久,感受性会降低,就不觉得香了。
感觉后像——余音绕梁: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像。灯灭后眼睛仿佛还能看到一个灯泡,声音停止后耳朵还在嗡嗡作响。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吃完苦药吃糖会发现糖更甜了。
联觉。一个引起一种感觉的刺激能引起另一种感觉。如红色本来作用于眼睛,但却能引起温暖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