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舒适区"最近经常在爱学习的朋友圈内被提及。它是指:人在锻炼自己能力的时候会看到自己能力的不足,并体验到受挫感,因此被称作"非舒适区"。与之相对的是"舒适区",即自己熟悉的知识,熟练的技能,熟悉的环境,在这些熟悉的状态里自己游刃有余,不会表现出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因此不会产生受挫感,吃力感(爬山跑步的感觉)。
举个例子:对很多人来说听课是他们的相对的舒适区,但上台讲课就是一种挑战,因为自己缺乏讲课的能力。
区分舒适区与非舒适区的意义:非舒适区是自己能力欠缺的区域,舒适区是自己已有的能力范围,如果要想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就必须进入非舒适区,通过在非舒适区的锻炼,逐步把拓展舒适区的范围(也就是逐步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为什么要把非舒适区意识化:一个没有把这个概念意识化(清晰、明确)的人,会被潜意识左右,潜意识中的本我部分会天然的逃避痛苦,追求及时的快乐、满足。只有意识到非舒适区对自我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人的自我才会最终压制住潜意识中的本我,为了一个远期目标,放弃及时的快乐满足。
如何更好的进入非舒适区
进入非舒适区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好处是不会面对太强的挫折感,有利于坚持下去。举例:背一篇很长的课文,如果一口气背完可能很难,由此产生的对困难的畏惧、对挫败的不好体验都会对阻碍你坚持下去。可是如果把课文分成几部分,每个部分只要付出一点努力就会有好的效果,那就会对人产生积极的感觉和情绪,我做到了,我有收获了,这种积极的感觉和情绪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能。我们有意识的用意志克服了一个小困难、小阻力(消耗心理能),因此收获了成就感、收获感(增加心理能)。在有意识的进入非舒适区,并获得成功,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理能从被消耗被转换成了增加。
"舒适区"是能带给自己收获感的,看到更好的自我的,避免自己焦虑的(当做自己熟悉的事情时,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人的焦虑感就降低)事情,。
"非舒适区"是处理有挑战性的事情,思考有挑战性的问题,就好比说是爬山,非舒适区这座山是一座陡峭的山,需要付出很多辛劳但是给人很少的收获,需要付出心理能,但得不到或得到的心理能少于失去的心理能的活动。
在平时的自我觉察中,我就感觉到自己有些事情每次都计划好了要做,但是我做了其它的计划,唯独这项计划每次都不做。因为做这件事情会触发自己极大的焦虑,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告诉自己:做这件事情很难(确实很难),会唤起自己很高的焦虑,带着这种焦虑待在"非舒适区",自己的潜意识里选择了逃避。
适度进入"非舒适区",需要有强烈的目的,要有技巧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