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小时候吵嚷的某些愿望如果没有及时实现,长大后即便能够收获十倍化的结果,情绪也不会有当年的万分之一。一般的童年,眼观下的世界其实很简单,加上思维上非常直接,对于外界存在物与心理上的满足感相结合起来并不困难,自然也就容易获得幸福。当年龄增长,岁月不断打磨下,大脑也在高速变化,我们在度过那段本能欲望急需释放的阶段后再也无法精力再续从前的焦虑和等待。所以,童年的期待会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淡化,最终烟消云散。
岂止是儿时的期待,这个道理其实可以推及广义,适用在人生可能的每个阶段。除非最难颠覆的信仰,那是贯穿灵魂永不朽的存在,绝无大概率被转移,其余的愿望或者目标,总会有着阶段范围内的局限以及受到事物本身普遍的短期效应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心理和视野的变化,在受到真实可以接触生活的场面和直接对应个人性格与发展的人物重度冲击以后,原始的概念会被解构,新的向往将诞生,一切原有的基础都会被覆盖。
换个角度看,说来不过一句话——物极必反。当某种情绪或者欲望在达到可控范围内最高程度却依旧没有得到释放和缓冲时,长期被禁锢的反能量就会趁机形成,并取代前者成为大脑思维的主流。曾经求之不得的焦急、郁闷、伤感、绝望构成的死界限彻底毁灭,个体的情绪保留也将倾向于另外一个极端,一起消失的还有那段不堪回首的性格产物。
通俗来讲,物质中情感的比例在不同时期完全不一样。纸飞机不是纸飞机,是童年的所有,乐趣的象征,未来的前提,生命的意义。连环画、弹珠、纸牌、玩具,诸如此类小玩物,只有在小时候才会呈现出最高的价值。如今,我们即便有能力买一大堆最先进的VR,在虚拟现实中感受科技的无穷魅力,若论长期的快乐效应,不一定比得上孩提时代路边随便捡的不值钱的泥巴。
莫以为长大就离开童年,远去的只是回忆中的美好,同样的情景选择依旧存在。无论年龄如何,我们总会面对无意放弃过去的故事。像大学热血的梦想,故事中存在的远方,聚会中最后一眼的美颜……无数次情感和物质的准备,日夜取代正常思维的推演,寄托生命无限美好与青春不尽情怀的多少事物,在某个喜庆的日子里突然破碎。然后,我们还来不及伤感,就开始最普通的冷漠。因为,过去虽然会传来,我们却早已在被抗拒中寻找到生活更多的意义。
这种没兴趣是真诚的,源自意念最本能的转型。人的潜意识一旦开启坚持模式,就会陷入盲目状态,降低本身的行为标准。当求之不得又无计可施以后,情绪的释放无法突破巅峰,最终只能沦陷。但又不得不说也是最愉悦的解脱,从此确定下来另外的生活轨迹,而且同样,那也是很难被打破的平衡。也就是说,我们如果放弃过某个具体事项的期待,就不会再想去接触太多相关信息。所以当有人不明真相问我们:诶,你当年不就喜欢这样吗?我们很可能一脸懵逼,“都什么年代了”。
归根到底,人生是分阶段的,每个时期的思维和三观都完全不同,甚至相悖从而各自讨厌。过去的追求不代表现在依旧会延续,此时的想念未必就是未来的坚持。小时候我们天真很可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美好到一个再也不会出现的程度。长大以后,天真就成为被隐藏的优点,社会的各种丑陋和人性无处不在的邪恶铺天盖地,我们无法置身事外,只能明哲保身,多些尊重自己,保留基本的道德和素质。成长虽说满足很困难,容易被欲望控制,但我们终究要见识更真实的世界,所以也算因祸得福吧。
最后来说,信仰必不可少,尽管无法直接套现,但那时唯一可以战胜时光的本事,贯穿一生的灵魂载体,最有可能接近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