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的喧嚣与便利成为生活的全部,我们很难想象,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还有那样一片片需要我们俯身倾听的土地。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志愿服务,更是一场认知体系的重构与精神世界的觉醒。在这场与乡土中国的深度对话中,我收获的远不止于实践报告上的文字,而是对生活、对社会、对自我全新的理解维度。
出征仪式过后,我们一行人坐上了前往宜春市靖安县青湖社区的大巴车,开始了下乡青湖行。山路十八弯,大巴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我紧握着前排座椅的扶手,胃里翻江倒海。同行的伙伴递来晕车药和矿泉水,关切的眼神让我倍感温暖。作为宣传组组长,我强忍着不适,在颠簸的车厢里审核队员们拍摄的素材,修改新闻稿件。电脑屏幕随着车身摇晃,我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磨砺。
"快看!我们到了!"不知是谁的一声呼喊,将我的注意力拉回车窗外。青湖社区像一颗明珠镶嵌在群山环抱之中,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远处梯田如链似带,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芒。这般美景让我暂时忘却了旅途的疲惫。
车刚停稳,招待所的叔叔阿姨们就热情地迎了上来。他们古铜色的脸上绽放着淳朴的笑容,二话不说就帮我们搬运行李。“孩子们路上辛苦啦!”“房间都收拾好了,快歇歇脚。”他们质朴的方言里透着真挚的关怀。一位阿姨看我脸色苍白,立即端来温热的红糖姜茶,粗糙的手掌轻拍我的后背,这触感让我想起远在家乡的祖母。
我们将沉重的物资一件件搬进招待所。汗水浸透了衣衫,手臂因长时间搬运而微微发抖,但看着整齐码放的物资箱,成就感油然而生。招待所虽然简陋,但床铺整洁,窗明几净。墙上贴着的手写欢迎标语,桌上摆放的野花,处处体现着乡亲们的用心。
傍晚时分,我们围坐在院里的石桌旁开第一次例会。晚风送来稻田的清香,蝉鸣与蛙声此起彼伏。昏黄的灯光下,队员们认真讨论着明日的工作安排。我抬头望见满天繁星,忽然明白:这一天的舟车劳顿、身体不适、工作压力,都在乡亲们的热情中融化,化作继续前行的力量。三下乡的第一天,不仅让我触摸到了乡土的温度,更让我懂得了坚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