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生命的得失》有感


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夭折了,一个老人寿终正寝了。一个中年人暴亡了。他们的灵魂在去天国的途中相遇,彼此诉说起了自己的不幸。

      婴儿对老人说:“上帝太不公平,你活了这么久。而我却等于没活过,我失去了整整一辈子。”

  老人回答:“你几乎不算得到了生命,所以也就谈不上失去。谁受生命的赐予最多,死时失去的也最多,长寿非福也。”

  中年人叫了起来:“有谁比我惨,你们一个无所谓活不活,一个已经活够数,我却死在正当年,把生命曾经赐予的和将要赐予的都失去了。”

  他们正谈论着,不觉到达天国门前,一个声音在头顶响起:“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

  三个灵魂齐声喊道:“主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

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幸的人。”

是的,幸与不幸全在自己。

如果只看到自己所失去的,自然会被痛苦绝望所困扰。反之,想想自己曾经得到的、曾经拥有的,心中就会释然。

婴儿生命虽说短暂,但母亲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把他带到人世间的勇气、十月怀胎的艰辛与呵护、亲人们因他的出生而欣喜、因他的夭折痛苦万分,这都足以证明,这个世界他来过,这个世界有人在爱着他,他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再说说这个老年人。

生命赐予了你很多,老伴、子女、家庭、亲情、事业……,该拥有的已经得到,生命结束时也得释怀。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人生自古谁无死?”如果到这把年纪都悟不透这个道理,算是白来世上走一遭。

最后说说这个中年人。

“白发人送黑发人”确实是人生的不幸,但那是对活着的人说的。人不能太自私,多替自己的父母、爱人和子女想一想。曾经,因为有你的存在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环绕。由于你的离去,已经不能给老人尽孝、爱人陪伴、子女呵护,如果天国路上自己还觉得不幸,岂不是死后也不让亲人心安?你于心何忍呢!

人,在自己哭、家人笑中来;去世时在家人哭、自己笑中走就对了。

《清静经》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就是只要你能够处于清静之中,你的生命就会与天地万物融合成一体。这时,所有的快乐全部回到这儿。

事实上,人所以不快乐是因为人只知为肉体所累,而把最重要的灵魂给迷失了。

活了一生,最后死了,形体消解,回归大气,有如“偃然寝于巨室”,舒舒服服地睡在天地这个大房间里。

人与万物一样,坦然面对生与死,正确看待得与失,幸与不幸自不必说。万物由道而生,再回返于道。

这是大自然生命循环不已的启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自损式幽默 有人笑你掉头发,你可以自虐式的回答“是啊,聪明透顶了,而且快要聪明绝顶了”。 损人式幽默 李敖有一次演...
    罗蕾_938f阅读 592评论 0 1
  • 夜阑声寂风轻扫,明楼倦影忙人老。月重翠樟低。闲愁休道题。 但褀人正好。明日相逢早。万事任天分。顽童吾自真。
    飞哥判案阅读 508评论 1 2
  • 看到这个标题,你以为我想写影评,不 我想写我们自己后来的故事。 刘若英的《后来》这首歌很好听,她执导的《后来的我们...
    潘潘的成长之路阅读 263评论 1 0
  • 火球发出炙热的光线 绿叶间的笑脸泛起丝丝清甜 你探身翘盼 小径不曾有过路人 良久 牵起你的柔肠 酿出相思的红豆 良...
    雁心一阅读 18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