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字面的意思是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这个典故发生在公元前655年。晋国为扩张势力,计划吞并虢国,但出兵必须经过虞国边境。此前晋献公已通过贿赂虞公(赠送宝玉、名马)成功借道一次,此次是第二次借道。宫之奇敏锐察觉到晋国的野心,试图以地理依存关系和历史教训(晋国曾挑拨虢、虞关系)说服虞公。
所以这段话的意思是: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道,以便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国君说:“虢国是虞国的外部屏障,虢国一旦灭亡,虞国必然随之覆亡。对晋国的野心不能开启,对外寇不能放松警惕。上一次借道已经过分,难道还能有第二次吗?俗话说‘面颊和牙床互相依存,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寒冷’,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
我记得当年老师给我们讲这个成语的时候,我也刚刚拔了一颗门牙不久,而且临近过年,天寒地冻的,因此对我来说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只要我一开口讲话就牙漏风,而且是漏冷风的,把牙冻得酸酸麻麻的。
话说回来,其实我们看历史就知道,典故中宫之奇的这句话‘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一直都在不断验证着。比如说近代的屈辱史中以及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孟晚舟事件,无不告诉我们,有国才有家,家国同体。
如果把范围缩小点,其实在现代商业运行中,唇齿的关系无处不在。比如我们经常讲的,一条健康的产业链,企业与上下游供应商关系就不仅仅简单的甲乙方关系,而是联系紧密的生态伙伴。一旦企业为了压缩成本,不断盘剥、挤压供应商,导致其利润微薄、技术停滞甚至破产倒闭,那么最终反噬的将是企业自身。一旦供应链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企业的生产肯定有问题。这就是很多大型企业一旦做大之后,就转向做生态,不惜花费重金投资或者开发上下游产业链。
如果把范围再缩小到团队或者部门之间的协助也是一样,有些团队看起来各种荣誉都占了,但是如果没有其他部门或者团队的协作,他们也难以成气候。
所以这个成语也再次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如何跳出眼前的利益,把眼光放长远,做任何决策,都要看到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性,重视合作,重视生态系统。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