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滑肉

临时决定去姑姑那里蹭饭,因为她没有提前准备,就煮了一锅家乡的水滑肉,给我解解馋。

“水滑肉”是老家的叫法,外面多叫“酥肉”。口感爽滑Q弹,肉质鲜嫩,汤汁浓稠。


很多地方做的酥肉是用面粉做的,面粉做的酥肉不能入水煮太久,稍微煮久了便会变得软绵,还容易散。


家里的做法是用自制的红薯粉,裹上切成片状的五花肉,放豆瓣酱、蒜末,搅拌均匀。等水开然后团成小团,一个一个放入锅,煮熟即可。


红薯粉的粘性更强,容易成型,煮出来是亮晶晶的,有些半透明的颜色。薄薄一层,口感爽滑、弹牙,包裹在里面的肉片,也变得嫩嫩的,味道鲜美。


如果搅拌好腌制一个小时左右,会更加入味。

腌好了之后可以直接煮,也可以用来油炸,经过炸制的滑肉香脆可口,两个字:酥、滑,便可概括这独特的味道。


油炸过的酥肉,也可以保存一段时间,不容易坏。


农忙的时候,爷爷奶奶要早起下田,尤其是夏天的阳光猛烈,要起的更早一些。

天还没亮他们便忙去了,我们上学前的早饭只能自己解决,煮上一锅浓汤的水滑肉,就能吃着下饭。


小时候,奶奶总是会一次炸上小半锅。吃的时候放一点到汤里煮,再放一把青菜,就是一锅美味。

因为操作简单,对年纪小的我们来说比较容易。

当爷爷奶奶不在家的时候,我和弟弟也能自食其力,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然后一块去上学。


做水滑肉的红薯粉,开始要加热水来调,最好是开水。这一点还是姑姑后来告诉我的。如果掌握不好红薯粉的用量或加水的量,就容易做的不好。要么变成一锅稀糊不成形,要么变得干巴巴的一团。


直到现在我依然调不好一碗水滑肉,所以不敢提供做法。汗颜……


不过我觉得这是需要经常练习和做的,才能掌握每次放水和粉的用量,熟才能生巧的吧。


这样一碗热气腾腾的水滑肉,是儿时的味道,也成了长大以后的向往。充满着故乡的风味,让人回味无穷。

还是姑姑做的好吃(๑´ڡ`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