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努力想让自己充实起来,但还是把自己过多的时间浪费在网络上。甚至还被我爸调侃说你是不是连你们学校的图书馆的方向都不知道。有幸却也不幸。这段时间真正看完的只有两本书,第三本书还没看完。
第一本是三毛的撒哈拉,三毛的文字浪漫而细腻,她的文字把我原本以为枯燥单调的沙漠生活赋予了更多的魔力,神奇到仿佛沙漠是彩色的,仿佛每一粒沙子都有生命。我也好想去沙漠体验一把文艺女青年的生活。看这本书更多的还是聆听和欣赏的过程。
莫言的蛙让我更多的感受是生动的赤裸裸的现实,他把现实生活,人的梦境,人的幻想,人的疯狂和人的自责都描写的淋漓尽致。《蛙》写的是计划生育最为疯狂的那个年代“人工堕胎”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姑姑是个专门管计划生育的医生。她由开始的接生到后来的主要任务是到处抓超生的妇女堕胎。逼死妇女无数,连自己的亲侄媳妇都不放过,最后的结局也很悲惨。对于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也无法想象和理解那种打着正义的旗号去践踏生命的行为,我甚至表现的有点儿愤青。中国人有诺贝尔奖情节,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可谓当之无愧。
而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刘同的文字,他所描绘的大学生活竟然能让我感同身受地热泪盈眶。“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先天优越的条件,没有养尊处优的环境,我们的每一天,都要靠自己的努力,逐日捱过。”特别认同这句话,高考之前的我至少还是那么明确自己的目标,上了大学一下子失去了那种一股脑朝着一个方向冲的傻劲儿,我开始特别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敏感的性格更让我喜欢胡思乱想,大概也就是所谓的杞人忧天和庸人自扰吧。好像所有的大道理我都懂,真正去做的时候却也没有那么容易。现在的我大二了,怎么说,我大概还是有进步的,算是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开始真正去做去尝试去坚持一些事不再只是满腔热忱的去想想而已。虽然还是像在雾气里面摸索着向前,但至少我看到了一点点亮光,还愿意相信穿过雾气会迎来我的惊喜。
刘同说“当一个人需要光亮的时候,他是积极的;当一个人找到光亮的时候,他是无谓的;当一个人追逐光亮的时候,他是可敬的;当一个人给予别人光亮时,他是温暖的。”我也愿自己的心态是积极的,通过努力可以是无畏的,多年以后在自己心中是可敬的,有幸在别人看来也是温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