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古道

        历佑三年,朝廷设川蜀茶道夫,负责管理茶马古道,自古边境上贸易多,吐蕃与华夏族和则互市往来频繁,斗则边境战火纷飞。茶叶良马之事,多为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朝廷初设川蜀茶道夫,目的是为了管理边境茶马贸易,但渐渐,更多因素和势力加入,茶马古道上成了帝国角逐场,有暗探来往,亦或是夹带私货,心存不轨之事,多,亦是茶道夫之职责。

        第一任茶道夫,历佑元年状元,翰林院掌院学士古渊,字道成,或称古道成,力荐茶道夫之职需放权于民,不可扰民,给予茶道夫御史之名,刺史之权。帝曰:卿可有人选乎?道成答曰:臣多学问无处放矢,愿远赴巴蜀,以解陛下之忧 而成全臣之私忠。帝旨:担任茶道夫。

        巴蜀之地自古多流民,却以地形冠以兵家必争之地,巴蜀出则权衡天下,退则割据一方。茶马古道押宝多方,流寇愿古道私家天下,巴蜀军家望古道注入巴蜀之地,壮大其势力,而皇家之争,又岂会不在?

        古渊带着一行十八人十八匹马,疾驰半月抵达蜀地,他们先去了县衙。刚进门,一股不寻常的味道闯出,古渊敏锐的直觉告诉他,有诈。院内一女子被押着,皮鞭狠狠砸着皮肉,女子约摸豆蔻,为首的一老头在太师椅上坐着,十分享受这种喊叫声。“下官远道而来,特向县丞行礼知会一声,不知官家在此为何行酷刑?”古渊拱手行礼,态度恭谦。“哟!原来是新上任的茶道夫,稀罕物,怎,比计划的晚了一周呀?莫非官上是游山玩水去啦?是,我蜀地多风景,官上多看看也好,多熟悉嘛。”老头从太师椅上缓缓抬起手指了指。“其实是下官不习惯大肆出行,陛下曾赏赐予官轿,在下自小便多习马,没这么娇贵,所以就一路风尘仆仆,望官家谅解”古渊似笑非笑答道。

        “哦,原来如此,那茶道夫大人还真是朝廷的好官,蜀地多乱,今年多旱,本官管理蜀地,以为保境安民,这女却在茶马御道上贩卖私活,至于皇家脸面,何以挂哉?那依大人所看,此女该不该处死?”在两边的仆从搀扶下老头缓缓起来摇了摇头。“下官本是外地人,不应该管理管家事,却是初来乍到,礼貌不礼貌在下不知,既然管家有问,在下也不可不答,首先,皇家脸面事大,但灾荒之年,若有治理,不知有几人愿意冒险呢?若是把流民自食其力当严惩,那试问天下百姓之心,是否会旱?大旱是上天的事,难道百姓只需被救济而不可自救?若靠管家救济,又何以见得蜀地一千零一户惨遭饿绝?在下非揣测圣意,只是临行初,陛下曾告诫臣,勿扰生民,此见陛下有怜悯之心,皇家脸面,茶马御道属我茶马夫管辖,管家难道可以越俎代庖?”古渊挥了挥袖子,“茶道夫大人果然伶牙俐齿,怎么说是翰林院的状元郎呢,呵呵,既然大人愿意管,那下官就做个顺水人情,也尽地主之谊,大人自便。”老头眉眼八字,轻轻颤动,随后拂袖而去。

        “多,多谢大人”已经疲惫不堪的女子看着古渊。“无妨,本官初到,看这多事之秋,也是冤假错案频繁。”

          “是的大人,妾本商女,自知地位底下,却也想保住性命”

            “怎说?”

              “茶马古道本是商家的事,官家以茶道夫大人的由头,强行收官家,商业活动停了,怎么活呀?”

            “原来如此,行,本官一定给你们一个交代, 姑娘先回去好好休息吧,这是点钱,暂时可以维持你们的生活”随后古渊吩咐“给这个姑娘拿一百两”

            “妾多谢大人”姑娘拜别古渊。

            “茶马古道非简单的贸易,牵扯不清的利益,是权力!”古渊暗自心想。

      古渊刚到府邸,前脚进后脚就有人来拜访。

          “听说古大人初到此地,在下陈维愿尽地主之谊,为大人接风洗尘!”一满身华贵的中年男子边走边笑着说。古渊行止门口“不必了,本官乃圣上钦定茶道夫,一言一行乃是天家威严,不可如此排场,多谢多谢。”古渊严词拒绝。

        “那换一个,历王有请呢?”陈维嬉笑

          “哦?那在下恭敬不如从命咯?”古渊摆手

       

          历王宫内,一庭院茶水推杯换盏,

        “陈千户是陛下亲卫,是巴蜀民众之幸,本王之福啊哈哈哈哈。”历王修笑着

          “殿下谬赞,卑职也是托了殿下的光,谁人不知殿下是所有皇子中最优秀的,陛下一直钟心与殿下,殿下如苍龙蛰伏,一遇时机便可,嘿嘿嘿”陈千户眼神眯着做出一个割脖的动作。

          历王修握着陈千户的手,“现在老头上面派了个茶道夫,甚是烦人”

            “殿下,他若是识相,便无碍,若是不识相,哈哈放心殿下,蚂蚱再强也是蚂蚱,咱当用则用,不可用,则,杀!”陈千户笑意藏着锋利的刀。

          “古渊接旨!”内廷官召见

            “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巴蜀之局风云变幻,朕已阅卿奏表,深得朕心,特赐免死令牌一枚,调兵符一枚,御前令牌一枚,黄金十箱,于你便宜行事,望卿不负朕之国民所期,早日恢复西南贸易稳定!钦此~”

            “臣古渊接旨,定不负陛下厚望!”

            历佑十年,茶马古道恢复正常,明争暗斗中历王修之野心可见,多次暗害古渊无果,起兵造反,却被古渊早就算计,自刎于王宫。七年内,古渊出访吐蕃,表达通商意愿,对内多次减免茶马税赋,废除官营,主张百家通商,市场经济焕然一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