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象飞》这本书是讲关于企业的创新的。
首先说一下我对这本书的整体感受:前面部分有些观点让我耳目一新,使我重新去思考自己之前的认知。不过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就不咋滴了,第五章还勉强翻完,最后一章真的不想看了。看来有些书真不必翻完的。
下面说说这本书中那些让我心头一动的观点:
1. 技术并没有你以为的那么重要。
之前在我的观念里如果要浓缩一家公司的话,那就是产品和销售,而技术是产品的支撑,一定程度可以等同。现在我觉得有时候技术并没那么重要,如作者说的,谈起一些初创企业时,人们更多谈论的是它的商业模式创新和设计创新。
比如苹果手机,谈起它的划时代意义时,人们不会谈论它的硬件或者芯片,而是它的客户体验设计和app生态系统设计。
谈起共享单车的成功或者失败,人们也是从它商业模式去评判,而不是单车本身或者那个锁或者定位等技术的创新。
2. 创新之前别说你不屑于模仿
发明和创新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而且失败率极高。在商业领域亦是如此。很多初创团队或者公司,开始某个项目时都会喊口号:我们要干出与众不同的产品,我们要大力创新,要引爆市场点。结果是,漏洞百出。慢慢发现,别的成熟公司在这方面已经解决很多问题了。而且能创新改进一些方面就已经获得很大成功了。所以,模仿和复制不失为一个绝妙的商业策略。
如谈起阿里巴巴的成长史,他们的员工无不感慨动容,尤其问到阿里巴巴的中供铁军,一部部血泪史纷纷在你面前展开,当时开辟市场时是多么的艰辛。但其实为什么马云那么坚定他一定会成功。因为早在国外就有了先例。阿里巴巴混合了来自亚马逊、eBay、PayPal的一些基本元素。
3. 时机的重要性与不重要性
什么是初创企业得以成功的最主要因素。令人惊讶的是,它不是创造力、团队、客户、产品或者技术,而是时机。
比如广州——著名的服装城市,之前很多人在广州做服装赚的盆满钵满。不是说他们赚得不费吹灰之力,而是比其他时候容易,而且做事时相当粗犷,并不那么精打细算地控制成本,因为利润丰厚。
4. 过多的资金可能是一味毒药。
一些初创公司在最初融了很多钱,就以为公司有钱了,或者被金爸爸赏析了,前途就一片光明了。其实真正公司发展了或者活下去了,是推出的模式能不能持续稳定地盈余。
最有名的印证例子我想到的是ofo小黄车的创始人戴威,在疯狂的融资中迷失。现在还心疼我的押金199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