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湄青萍
01
认识冬凉的人,都说她是一个努力、长进的姑娘。是的,从人生的某个时刻开始,她就暗暗下定决心: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那会儿,她正上初一。有一回,家里来了搭厨房灶台的师傅。中午吃饭时,师傅看着客厅里满墙的奖状,转头对冬凉的父母夸赞道:“你这个女儿真有本事,有这么多奖状!”“哪是她,都是我大女儿的”,父亲说。
坐在一旁的冬凉,突然觉得,心像是被什么刺痛了一下。刚开始,她什么也没说,只是把头埋得很低,不停地扒拉着碗里的白米饭,生怕眼眶里打转的泪水被外人瞧见。
父亲的话,是事实,她无力反驳。从小到大,她就是一只丑小鸭。长得又黑又瘦,就连大伯家的大嫂都说她长得丑。学习成绩一塌糊涂,逃学不算,还经常被老师留堂。运动天赋几乎等于零,没有一项擅长的运动。冬凉悲哀地发现,她真的一无是处。
身边的亲戚朋友总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冬凉啊,以后别人穿得干干净净下班回来,你可能正拖着一身泥巴从地里爬上来呢,哈哈。”这些有意无意的调侃奚落,就像一根根刺,让冬凉敏感的心阵阵隐痛。自卑感如浓雾般笼罩着她。
很多时候,她只是选择默默地忍受这一切。但这一回,父亲的这句话,像是激怒了冬凉心中那头倔强的小兽,一种不甘心如此的念头猛烈地冲将出来——
“爸妈,你们以后不要在别人面前这么说我了,我有一天会变优秀,会证明给你们看!”狠狠丢下这句话后,冬凉就跑开了。
这句话并不是一时的气话,而是深深地烙在冬凉心里。从此,她洗心革面,再也不去外面胡闹,开始拼尽全力学习。
上天似乎也不忍辜负她的努力,一切开始慢慢明朗起来。她从一个差等生,变成老师眼里的优等生,考入县里的重点高中,进入文科重点班,后来又跨专业考上了一所211大学的研究生。
村里人惊讶于她的改变,说:“哟,小时候逃学溜号的人,如今都成研究生了”。就像冬凉小时候所期望的那样,她终于成了人们眼里学习成绩好的孩子。
可是,此时的冬凉却陷入了迷茫……
“难道我的人生就是一道证明题?为了证明自己有一天可以变优秀?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孩子?”一个接一个的问号,不断击打着冬凉的心。
冬凉始终想不明白的是,为何她如今达成了儿时的心愿,却依旧感觉不幸福?为何她努力变得优秀,还是摆脱不了儿时那种深入骨髓的自卑感?
02
故事里的冬凉,就是我。
很长时间,我四处搜寻着那些问题的答案,只是,有的找着了,有的却久久不得解——为何一个人努力变优秀后,却依旧会体验到那种自卑感,尤其是遭遇失败或者犯错误的时候?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间。
直到前两天,我看到《自我》(乔纳森·布朗著)一书中对自尊的诠释,方才如梦初醒。
在解开这个答案之前,我想说说什么是真正的高自尊,也即人们常说的自信。
多数时候,我们觉得看一个人自信与否,是一目了然的事。自信的人,走路昂首挺胸,目光炯炯有神,说话也是声如洪钟,周身不由地散发出一种迷人的魅力。反观自卑的人,他们与人交谈时,目光不敢直视他人,耷拉着头脑,说话没底气,总是唯唯诺诺的样子。
但光从外表判断,是下不了定论的。高自尊和低自尊的人两者的核心差异,其实在于他们对失败(不仅包括与成就有关的失败,还包括被人拒绝、批评、忽视等人际互动带来的不良后果)的态度和反应。
假设,你是一个部门里表现非常优秀的员工,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偏偏这一次,因为不可控的因素,你的任务没有很好地完成。在周末例会的时候,部门主管提到了这个任务,并说要转给更合适的人。
此时,你的感觉如何?会感到悲伤和失望,甚至觉得自己没用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告诉你,你的自尊到底是高还是低。
没错,当面对一件不如意的事时,高自尊和低自尊的人都会有一种失望的情绪。但不同的是,唯有低自尊的人会觉得自已很差劲。他们会将这种失败的体验无限地泛化、绝对化,进而否定自己整体的价值——“我是一个很差的人,做不好任何事情,我真没用”。相反,高自尊的人并不会因此否定自己,他们只会觉得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可能缺乏一定的能力。
因此,很多觉得自己自信的人,未必是真的自信。他们的自尊,是有条件的。如果一件事成功了,他们对自己的感觉就好。如果失败了,他们对自己的感觉就差。这种变化有点像过山车,一会儿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自尊高入云霄,一会儿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尊跌入谷底。
我上高中那会儿,就是如此。如果一次考试考得不错,我便会喜笑颜开,觉得充满了信心。可一旦哪次考试考砸了,看到试卷上刺目的红色数字,泪水就开始啪啪地落下。一连好几天的心情都是阴霾密布,似乎整个世界都是一片黑暗。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玻璃心吧,一碰就碎。玻璃渣子四溅,不仅伤了自己,也累及身边的人。因为任何失败带来的糟糕情绪、对自我的否定,都让他们痛苦不已。所以,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脆弱的心灵。只是,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不由自己控制的世界,失败难免,又怎能“荆棘丛中过,片叶不伤身”?
一个真正高自尊的人,他对自己的信任,是无条件的,更经得起失败的蹂躏。尽管片叶伤了身,也能迅速自愈,信心满满地投入到生活中。
03
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自信,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自信从何而来?
一直以来,在心理学占主导地位的认知理论,认为对自我价值的理性评价,决定了一个人的自尊水平。
在这个理论框架下,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有更高的竞争力、智力、才能,更受人欢迎,那么自尊水平就高。低自尊的人觉得自己没有太多的价值,而且容易偏激地看待问题(比如前面对失败的泛化),所以自尊水平就低。
但众多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很多低自尊的人,不仅没有这种消极的思维方式,而且也具备社会所期待的优秀品质,却并没有表现出更高的自尊水平。这正是我一开头提出的问题。
事实上,我曾经按照认知理论的方法——比如发现自己的优点、与消极的观念进行自我辩驳——去提高自信,但效果甚微。每当遭遇失败,我还是会陷入那种无可救药的自卑感中。就好像自己是别人手中的提线木偶,别人夸赞我,我就优秀;别人拒绝我,我就是没用。
殊不知,我找错了问题的根本。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和自尊固然有很大的关系,但却是通过童年的早期经历这一滤镜发挥作用的,即自尊的情感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自尊是对自己的一种情感体验,源自一个人的早期经验,尤其是他在童年时是否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无条件的归属感(无条件被喜欢或尊重)和掌控感。是否拥有这两种情感,决定着一个人自尊的高低。
而且,当它形成后,便会使我们未来经历的人、事、物都蒙上一层色彩,犹如一幅画的底色、一场电影的基调。明艳或晦暗,在于我们在童年是否形成了一种高自尊人格,是否觉得自己是无条件被爱、被尊重的。
通常而言,它对我们的影响是在潜意识层面进行的。当一件事情搞砸了,我们不会理性地整理思绪说:“这件事失败了,我还自找苦吃地将这种失败经验进一步放大,觉得自己是一个差劲的人,所以我感觉很自卑。”
更多时候,我们只是莫名觉得沮丧,一败涂地,感觉糟透了。我们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自己很优秀,可以把很多事情做好,但就是不能自我感觉良好。理性完全派不上用处!
瞬间,我恍然大悟。很多人儿时得到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你满足这些条件,比如成绩好、长得漂亮,才能获得爱。
而这样的爱,注定无法成就一个爱自已的人。自卑的人,追究到底,其实是缺爱,也就是武志红所说的“不含诱惑的深情”。
04
在自己接近30年的人生中,我与内心深处的自卑感苦苦纠缠,曾经不止一次地在深夜哭泣,如今终是可以好好地与它相处了。
也许,相对于通过自信训练技法告诉自己“你可以做到”,不如对自己说“我做不好也没关系,那不意味着我很差。我再也不需要向别人证明什么了。”
看到这里,我猜想,你也许会心存一丝悲凉。如果说改变一个人消极的思维方式,就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尊水平,那么我们至少能通过理性的方式(比如,著名的情绪ABC理论)来改善。但如果是源自早期的童年经历,那不是没什么回旋的余地了吗?毕竟我们回不到过去。
不,有时候,当你察觉到一个问题的症结时,问题本身就已经在消解了(心理学上,也叫做觉醒体验)。此时,我们要做的,是拥抱曾经的伤痛,原谅过去故事里的那些人。
愿我们成为真正幸福的人,而非别人眼中优秀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