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与旧同事聚会,原人力总监和一个技术大拿都进入了保险行业,话题自然围绕保险。
我问:很多保险公司为啥招聘那么多的代理人?
回答:
(1)理念:这类公司把保险代理本应是顾问的岗变成了销售岗。
(2)行业:行业竞争激烈,保险又是一个专业领域,面谈销售很关键,代理人成为最佳获客渠道。
我问:我购买保险前几年代理人还经常给我送些培训门票、书,现在没有啦?
(1)利益:一般来说连续购买3年或5年,代理人就无法从保费里面收取提成。
(2)成本:代理人既然变成了销售导向,就要考虑时间成本和回报,若年限较长的老客户无法为其介绍新客户,代理人就会逐渐降低客情维护频率。
总结一句话:
保险因为获客渠道窄,所以颠覆自我认知把保险顾问变成保险销售,放低门槛引进大量各行各业的人,培训后把种子散出,深入到社会每个毛细血管以人肉方式扩大获客渠道,获客后根据客户喜好投怀送抱。
想到最近一直讨论的商家运营:
(1)获客渠道:参加平台秒杀、爆品、会员日,甚至店铺自己搞点优惠券或做店铺秒杀。
(2)获客成本:活动报名免费,唯一投入就是搞几款单价低的引流品种。
实际上,配合限量和关联营销,引流的几款品种可能亏钱而活动整体还盈利;也就是说,搞一次拉新的活动轻松就可以获得成百上千的客户,同时还把钱挣了。
不与保险对比,相较于医药的传统获客渠道和获客成本,在线上平台的经营简直完美了。
这个时候,得到太容易的时候,就掉进自己编织的陷阱。
(1)我已经做的很好了,放松下吧。
(2)虽然有下滑,等我报个活动就会上去的。
店铺稍有起量后就开始在自己编织的这个陷阱的边缘徘徊,干了几个月、半年一年,盘点:
(1)店铺流失率非常大,每月流失1-2000的客户。
(2)活动不能停,一停流失带来的坑就填不平。
(3)店铺沉淀下稀稀疏疏的几个VIP客户,来来往往的都是到店里捡便宜的人。
(4)客户越来越刁,杀价越来越凶。
当我们有一个完美梦幻般的开局却的时候怎么做?
(1)对机会抱有警惕心:现在所得到的,不是我每次都能拥有的,珍惜当下。
(2)对客户抱有敬畏心:客户就是店铺的生命值,每一个流失都是店铺生命值的衰减。
(3)成本回报:客户与客户之间永不平等、服务不是让100%的客户满意,对不同客户投入不同的时间成本和营销成本以获取最大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