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总是很短暂,在主办方的努力下,我们相约云端,共话教育。
短暂的培训我收获了很多,特别是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与感受。
一、专家引领拓视野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在培训中,让我们有幸与专家、同行一起交流探讨,特别专家的讲座,让我们及时了解了更为丰富、更前沿的教学信息,给我们解决了困惑的问题,为我们在迷茫中指引了方向,特别是专家的讲座对我们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专家极富幽默、深入浅出的讲解;平易近人的态度;不厌其烦的为我们解答疑惑。让我们非常感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我今后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为我的教育打开了一扇窗,拨开了困扰我们心头的疑云,有我们最关注的大单元教学、有对课标的解读等使我对新形势下的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很好的在今后的教育中将理论进行实践,让理论在课堂的实践中落地生根。
我所教的学科是数学,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把知识掌握好,我总是绞尽脑汁的去设计好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步该怎样问,怎样铺垫等等。总觉的把铺垫做好,将知识细化,让学生一步一步的去学,学生会更容易消化,知识掌握的更牢固。所以我自认为让学生学好数学的绝招就是:步子迈的小一些,速度放慢一些,铺垫做的实一些,这样学生就不费摧毁之力就可以摘到桃子,我和学生常常沉醉于这种水到渠成的情景中。没有想到,听了专家的讲座我才知道:自己引以为荣的事,竟然错了!我剥夺了学生的思考的机会,没有放开学生思考的空间。细心敲打的方式,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频繁琐碎的提问,给学生进行了暗示,降低了学生的思考的高度。专家的讲座令我茅塞顿开,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结构化的教学,以核心两个大问题,以核心问题统领教学,这有利于给学生以自由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得到更好的思维训练,拓宽思维的宽度。
结合自己的实践走上研究的道路,一个教师如果在教育的职场上不甘于平庸和寂寞,不甘于埋没自己的智慧和才华。而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于研究行列,从一个教书匠转变为一个研究型教师。只有去研究,思想才能发生碰击和裂变,新旧方法的优劣才能得以鉴别。一个创新思想的教师总是敢于挑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跳出自我封闭的小天地,才能让自己的思想有更大的飞跃,专业发展也才能一年一个台阶,教育之路才会越走越路越宽广。
二、一线教师促深思
短暂的培训中,主办方还给我们找了一些来自一线教师的讲座,来自一线教师的接地气的案例解读和数学故事,也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看到了原来一线教师也可以照样在自己的“实验田”里搞出大动作,也可以把教育做的有声有色,让我们看到了来自一线实验的样板,让我看到了教育只要做,只要在做中研究,就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教育乐园。
我能做些什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就要充分的立足于现实,注意借助集体智慧的力量,在互助的环境中不断成长,同时注意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网上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对自己的个人特点的分析,结合所教孩子的特点来进行一些实验,向来自一线的优秀教师们学习,用踏实的作风,持之以恒的实验研究,让自己所教的班级发生变化。
三、自我反思寻出路
通过这次培训提升了我的理念与认识,让我重新审视自我,虽有着执着的热情与信念,有着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但阅读匮乏,导致反思滞后,不善于深层次的反思与写作。我要多读书,多学习,读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不读书不学习的教师很难带出爱读书爱学习的学生。多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得高看的远,拥有智慧的力量。同时有利与自己的实践反思与写作。不断阅读、实践与反思就是教师成长的“加速器”。
我的出路在哪里?我想怎样做?这些问题一直在我的心头萦绕。首先从教材的认识做起,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孩子,把每节课上好,把最基本的事情做好。同时开展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绘本课程的开发、数学小讲师活动的开展、特色作业的探索、数学阅读课程等,通过不断地学习及实践,带领班级孩子一起去探索数学的奥秘,走进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
“学无止境,清流润心田”短暂的网上课程结束了,但是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没有结束。我会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我看到了自己还需努力的方向,同时给了我不断努力成长的力量。学习,学习,再学习让我们在不断学习中成长,让我们在不断成长中学习,让我们终究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让教育因我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