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人生
身边现在还有文艺小伙伴时不时的拿出这句话,刷个微博或朋友圈,然后引来众人点赞。对此我当然很能理解:因为标榜文艺青年的我,当年也煞是喜欢这句话。其实细想,这句话应该也属于那万千“听了那么多,却依旧过不好人生”的道理中的一瓢,虽然它更像是一句吐槽。但是,我人生的改变是从一句“为什么”开始的。
为什么“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人生”?
细心回想那些我们听过的道理,要么被束之高阁,要么沦为谈资,而那些“知行合一”的道理却是少只又少。其实道理最初放在每个人手中的时候,属性都是一样的,让它们不一样的是我们的态度和行动。有段时间脑袋中一直回旋着电影《心灵捕手》里的那段台词:
如果我问关于女人的事,你八成会说出关于个人偏好的谬论。你可能上过几次床,但你说不出在女人身旁醒来那种幸福的滋味。问战争,你会说莎士比亚的话"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没接近过战争,从没有把好友的头抱在膝盖上,看着他吐出最后一口气。问爱情,你会引述十四行诗,但你没看过女人的脆弱,她能以双眼击倒你,感觉上帝让天使为你下凡,她能从地狱救出你,你不解当她的天使的滋味,拥有对她的爱,直到永远。
是啊,我们从未真正经历,但对听到的、读到的那些圣贤名士留下来的精辟见解,名言警句,却总能顺手拈来那么几句,以为这就能体现自己的深度,也以为自己已经能够看清世界,读懂生活,俨然一幅生活智者的模样。然而,我们就像狗熊掰玉米一样,不停地消费着一本本名人传记,文学巨著,却从未懂得深思与追问:就像对我们来说,战争只是一串长长的伤亡数字,我们终究无从体会每个数字的背后都是怎样的一番生离死别;而车祸,癌症神马的在我们看来的小概率事件,孰知它降临到某个人身上的时候,那一刻对他来说再也没有概率,只有100%;装着曾国藩这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范,却依然不能把与父母的关系处理的亲密和谐;知道一大串励志成功人物,身残志坚人士的名字,却依旧躺在床上睡懒觉,抱怨种种的现实......
看啊,这就是我们,“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人生”的我们。黑格尔曾说,同一句格言从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的口里说出与从一个未经世事的年轻人口里说出,其效果是全然不同的。一个老人口中的格言可能浸透了他所有的人生阅历,他已给这句格言赋予了深厚的切身体验,他口中的格言已非年轻人眼中的一个普通的知性的道理,而是与生命息息相连的理念,其中包含了无数的升沉荣辱与人世沧桑。因此学哲学不仅需要勤于思维,更要浸入主体的生命体验。当哲学饱含人生体验,达到一种审美的境界,才真正体现出理性的伟力。
我们需要的不是马后炮的智慧,而是经历,是改变与尝试的勇气。
Now you can know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but the only way you're finding out that one is by giving it a shot.
依旧过不好人生,为什么还听那么多道理?
为什么读书?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有一条应该是雷同的:对知识的追求,对真理的渴望。但既然我们“依旧过不好人生,为什么还听那么多道理呢?”换言之,我们为什么要读那么多的书呢?
一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名动天下的六祖慧能禅师原只是一位只字不识的樵夫,年轻时有一次去卖柴,无意间听到一老者念《金刚经》中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遭雷击,刹那开悟。既然“只字不识”,很难想象慧能禅师读过多少书?虽然我们无法看到慧能禅师本人对自己有没有过好人生发表权威结论,但我多少还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
读书不是必须的,也不是“过好人生”的必备条件。一个哲学家的思考并不比一个农民从田间劳作得来的道理有什么高尚之处,思考是从无高低贵贱之分的,在追求人生幸福面前,人人都有发言权。我终于摆脱了长久以来自己读书的一种困境:自觉高雅,但实际又并未发现任何“高雅”道理的愤懑与尴尬;读书一定要获取真知的执拗。我终于治愈了自己读书人的“傲娇病”,我告诉自己:读书也只是一种兴趣爱好而已,它也只是我们打发无聊的一种听起来比较高雅的消遣,它和打游戏没什么区别(对,我说的是LOL)。
书架上没有神明,读书也不是唯一的修行,生活中有很多种方式达致人生的幸福圆满。应让兴趣的回到兴趣:不因读书而自觉高人一筹,也不因不读而觉失痛苦。虽然如此,我依然喜欢读书,喜欢那些让自己变得有趣的谈资,喜欢那些让自己变得深刻的哲思。
我是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好读书,不求甚解。
结束语
春天的树林能给人冲动
能帮你把善良、邪恶
把怎么做人的问题弄懂
圣贤没她讲的透彻——华兹华斯
人法道,道法天,天法地,地法自然。大自然才是我们人生修行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