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幅幽默的漫画,画中有个孩子在外面玩耍,穿了7件衣服,头上冒着大汗。旁人就问到,你真有那么冷吗?答曰,我奶奶觉得我冷呀!
奶奶怕小孙子冷到了,给小孙子多穿衣服,也是常态;到底冷不冷,是有办法度量、测量的。有时涉及到爱、喜欢、积极、理想,这一类的问题,要如何度量呢?
比如说,我觉得你根本不爱我;不对,我爱你90℃!这显然说不通的,因为爱没法用℃来衡量;那么怎么办呢?于是就有了钻石,金银等等物化的载体,来模拟“爱度”,如果隔断时间,没有载体出现了,那就叫做过去你爱我,现在不爱了。
陪伴又如何?你爱一个人当然应该多陪她,时间也是好度量的;但有时也存在身不由己的时候,比如,今天我不舒服,你爱我就不该去出差,或不该出去喝酒。。
沟通和理解呢?你爱我就该让步,听我的安排,尊重我的想法,因为我才是对的。呵呵。
这实在是个难题。我倒是希望有科学家能发明一种度量方法,可以精确的测量爱与不爱,积极不积极,等等,那就不用争议爱与不爱了。
但是,一旦爱这种“东西”需要科学度量,那又是什么呢?似乎也回到了“物化”或“量化”的层级了;想象一下,你佩戴一个类似于心电图测量的小东西,跟你的手机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每时每刻看到爱的曲线了。
哈哈,当她说你不爱她时,给她看看曲线吧!感觉也不对头,当爱需要某些证明时,那就不是爱了,而是其他东西,比如逻辑,比如“证据”,总之不是爱了。
窃以为,爱是感受到的,爱是体验到的;爱,类似于但不同于冷;“冷”还是不冷,是你感觉到的冷,不是你奶奶感觉到的;爱还是不爱,不是测量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