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锦书”的由来与运用

李清照这首词大家都耳熟能详,《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燕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那么,这首词里面的“锦书”二字到底由来何处呢?

这个词来源于《列女传》:“窦滔妻苏氏,始平人,名蕙,字若兰,善属文。苻坚时,滔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

这位苏蕙也是个奇女子,因思念丈夫而在织锦上绣下了八百四十字的回文书。所谓回文,就是正着读,反着读都可以成文,可见苏蕙文采之盛。也因此书是妻子思念丈夫而作,所以”锦书“二字就成了爱情。或是情侣之间寄托思念的意象。

在清代车万育所作韵文《声律启蒙·上卷·六鱼》中有这样的句子:“回文锦字窦滔书”,就是用了这个典故。

关于历代诗人词人在作品中引用“锦书”这个意象的,除了文首提到的李清照的《一剪梅》,还有陆游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词是陆游写给和离的妻子唐婉的,词中的“锦书”也是指夫妻间的相思之情,是说自己相思从此无处可寄,全词充满悲情色彩。

晏几道的《清平乐》: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这首词是晏几道托为歌女送别情人的作品,其中“锦书”指寄托情侣思念之情的书信。明明是送别满怀伤感之时,歌女却负气“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是不舍的深情化作绝望,因而表现得决绝。

梅尧臣的《闺思》:

望日赤如橘,游梁音信稀。愁心常似醉,春絮等闲飞。江鲚看将烂,芹牙吐尚微。何时凭燕子,寄取锦书归。

这首诗是典型的写春日思妇形象的诗,感情与李清照的《一剪梅》相似,“锦书”同样是指寄托夫妻相思之情的书信。不过男性词人以女性口吻写思念情绪,到底是不如女性词人细腻的,看《一剪梅》和《闺思》落差太大了……

……

将“锦书”写进诗词的作品还有很多,都是用来寄托夫妻或情侣相思之情的,下次看到这两个字就可以确定这首诗(词)的感情基调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
    快乐天成阅读 2,707评论 1 9
  • 唐诗、宋词、元曲各擅一代文学之胜,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体抒情诗,产生于唐,繁衍于五...
    汉唐雄风阅读 1,586评论 0 5
  • 原创|发愤的草莓 你跟别人约会时,是不是几乎不迟到? 对啊! 然而,跟自己的约会呢? 我想,不能爽自己的约,所以最...
    发愤的草莓阅读 397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