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跟投资者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基金投资者其实是很专业的,但是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度的信心时有时无,摇摆不定,有信心的时候,大举入资,入资后又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患得患失。为了帮这部分读者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到或许可以通过对基金投资水平进行分级的方式让大家对自己的基金投资水平有个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我觉得基金挑选主要分四个层次:
01 初级基金投资者
初级投资者对基金已经比较了解,如何申购赎回等问题早就不是问题,了解基金的种类,各类基金之间的区别;
了解基金是如何管理和运作的,以及投资基金的获利方式和影响因素;
明白如何看基金的业绩数据,以及哪些是基金的重要数据。
初级投资者主要根据基金业绩、基金公司知名度、基金经理过往业绩等判断基金的好坏。
这个层级的基金投资者判断基金的主要标准是寻找短期业绩好的基金,认为选出好的基金经理就可以获得超额回报。初级投资者可能在某一天看到某个基金过去某几个阶段的业绩不错,就会认为该基金非常好。大多数基金均可以找到其业绩较为优异的时间段,就像大多数股民在股市总会有那么一两次机会抓住了牛股,因此这类基民的投资结果可能会被套牢,并且选择投资了一些“看上去很美”的基金,而且基金持有时间往往会小于一个月。
02 中级基金投资者
中级基金投资者会明白,基金没有绝对的好坏,业绩好不是判断基金优劣的唯一标准;
会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年龄、性格、家庭情况等评估自己的风险偏好,并且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自行选择相应的基金种类以及单只基金。比如极端保守投资者、不想承受风险的投资者,他们会只考虑货币基金、分级基金固定收益份额等;
明白组合投资是基金投资的最佳策略,懂得用不完全正相关的基金对冲风险;明白定投的根本原理,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定投基金,并做到适时止盈;理解几类基础的建仓策略,如买入并持有,市场择机,分批购买,价值平均法等等。
中级投资者的投资效果是满足了自己的理财需求,但从客观上来说。这类投资者是可以在相同风险下获得更好的收益的。
03 高级基金投资者
高级基金投资者懂得资产配置,并且在不同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能够动态调整风险程度不同的基金资产和基金品种;
懂得根据统计学原理判断基金的风格,会具体查看单只基金的资产配置,并根据基金的目前仓位,对基金的具体重仓股未来走势进行分析。
所以,这个阶段的投资者需要对宏观经济周期有了解,对个股、板块走势具备较好的判断力。
高阶的基金投资者会建立自己的待选基金池,并且基金池内的基金符合其资产配置的目标。
这个阶段的基金投资者已经是少之又少了,估计100位里面有一位就不错了。
04 专业级基金投资者
这一级基本都是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对基金长时间跟踪调研,有很强的基金投资的sense;
对国际通行的资产配置策略了如指掌,即除最基本的马科维茨理论外的一系列资产配置理论,如美林时钟、Black-litterman、组合卫星等等,并且能够用量化的方式模拟各个策略的投资效果或组合策略的投资效果;
有扎实的统计学知识,熟悉基金数据库中的数据所代表的金融学或经济学含义,能够通过量化分析的方式构建基金池,并理解相应基金池的风险收益特征;
能够通过量化的方式自行研究基金的可持续性,并找出哪些因子对基金业绩的可持续性具有影响(或没有影响),例如换手率、基金业绩、基金风格、择时、选股能力等;
对各类量化投资模型熟悉外,知道哪几类模型在中国市场不适用,如何优化;
对宏观经济有研究能力,并能够通过主观及量化方式判断周期,从而指导大类资产配置;
能够自如运用以上量化及主观相配合的方法构建基金组合,并且能够理解整个构建过程的深层次原因;
能够不基于历史收益,通过主观对宏观经济的正确判断、对大类资产配置的正确判断、对行业的正确判断,通过量化拟合的方式找出适合的基金,从而利用高风险博取高收益;
同时,会基于以上的各项能力在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适时做资产再平衡。
除以上研究能力外,实际运作过资金是更好的,因为在金融行业往往“研究很美,实盘骨感”。
以上的分类只是我的个人想法分享,非喜勿喷。
初级投资者的话,建议在学习的同时,不要盲目入市;
中级投资者可以拿一小部分不影响家庭的资金自己做一做投资找找感觉并继续学习,大资金的话还是慎重为好,免得患得患失;
高级投资者其实已经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了,在做好家庭财富规划的前提下(安全资产与风险资产的合理配比),如果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就不要患得患失了。但是,高级投资者想要进阶到专业级别的话,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继续学习提高的概率比较小,在自行操作的同时,跟专业人员交流一下即可。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启发,就请顺手点一下“❤”,或者关注一下再走啦。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