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章

张永和曾经在美国考虑过一个垂直玻璃住宅。具体的构造则是空间竖直的要素墙壁则用混凝土封实,而天花板和地板则用透明的玻璃。导致在此住宅的人可以见天看地(最底层的地板也是玻璃)。我想这是张永和对密斯范斯沃思住宅的另一种变化?

在西方建筑史之中,墙壁是一个限制空间灵活性与发展的关键要素,万神庙的底部墙壁甚至厚达6,7米,墙在当时主要作用仍然是结构作用,分割空间的作用仍然有限,严重的时候甚至墙体成了一个主要的空间占据物。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现代主义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的矛盾兴起,由于技术的突出贡献,墙体被解放出来,在密斯手里,墙体只是一个分割空间的工具,将墙体从结构的桎梏中解救出来,而墙在平面则是一个线的构成要素。密斯打破了墙角,使L型和I型墙体穿插形成所谓的“流动空间”。巴塞罗那德国馆因此声名鹊起。

而密斯到美国之后,范斯沃思住宅则是将墙的分隔空间的作用也加以弱化,精美的钢结构完全解放了墙体结构作用,用玻璃来替代墙体,纯玻璃的外立面让整个建筑水平方向视线几乎毫无阻挡,虽然此住宅给密斯惹来不小的麻烦,但是仍引来大批簇拥者,如菲利普约翰逊,贝聿铭。这两人自宅则模仿了此宅。

而张永和对此住宅模式表达了不同的见解,认为此住宅由于过于开放,毫无隐私性,只适合于封闭的园林,当初范斯沃思住宅在女主人买的一大块地上,而约翰逊的自宅则处于自家院子之中。在如今城市化的生活当中,这种住宅模式是不可取的。相反,他借古人以天地为宅的话语,在城市中以混凝土墙面封住四周,保证私密性。而水平面的玻璃则是让人在垂直方向上进行采光和视线延伸。住宅只对天地开放,这算是一种思考罢。

刚开始看到由于思维有些禁锢,城市住宅之中只想到了高层,认为这种住宅可能无法解决城市高密度人口,因为如果住宅竖直方向上的累加则影响了采光和个人的私密性,但是再想想,既然住宅只对天地开放,则住宅组合可使用连拼,一排排混凝土方盒子排列过去。形成了高密度低高度的组合模式。至于交往空间,还没想好,个人的感觉可能住宅以天为“院”,将四合院围合的院空间上移,屋顶成为交流空间,但是这个私密性的保证仍然有问题。。待续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在作决定的时候,你必须意识到自己此刻需要意志力。否则,大脑总会默认选择最简单的。 心理学家知道,大部分人作决定...
    五戒阅读 4,692评论 0 1
  •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的工作、居家生活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噪音,每天繁忙的工作后都希望能有个安静悠闲的...
    勇敢的小白兔13149阅读 2,958评论 0 1
  • 店铺用色的重要性只用一句话就足以证明:消费者对于店铺的第一印象只取决于实际接触店铺的前十秒钟。另据国际流行色协会调...
    LindaRET阅读 2,675评论 0 0
  • 在这个桃花盛开 樱花烂漫,生机盎然 朝气蓬勃的春季,几乎所有人都变成了上帝的宠儿,得到了最完美的祝福,但事实也...
    简文随笔阅读 1,430评论 0 0
  • 成功的产品都有相似的特质,失败的产品各有各的死法。无论是产品、团队、推广、抄袭、投资或内耗,任何一环发生问题,项目...
    梅晨斐阅读 3,122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