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为了养家糊口,提高生活品质,谁愿意去工作呢?谈到工作,似乎能带给我们的只有薪资、奖金和福利,努力工作也是为了升职加薪,提高收入罢了。曾经我也是把工作定位在这样的认知上,为加薪太慢,绩效分段发放斤斤计较过,对工作敷衍过、懈怠过,工作日心心念念的是周末,是假期,而这种感觉并不好。除了金钱,我们还想要从工作中得到什么回报呢?
有一个朋友,在一家公司干了五年,升为区域经理,年薪二十万,奖金丰厚,福利特别好,他却选择了辞职。问他为什么辞职,这不是挺好的吗?工作嘛,待遇好,付得起孩子的生活费、兴趣班和辅导班的学费,买得起车房,过上比较有品质的生活就很不错啦。他却说,宁愿用一部分待遇去换取成长的机会。
在公司里,每天都为着年初定的业绩目标,匆匆忙忙地赶各种项目,急功近利,每个项目完成的质量都很一般,来不及总结和反思,又用原来的套路继续赶新的项目。项目的成功主要是靠公关而非质量和服务,工作套路没有很大的改进和创新,不少项目人员原本都是名校毕业的研究生,却在这样的工作模式中把很多能力一点点地消磨掉。项目的后续问题也在一点点地暴露,大家经过讨论,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却因为执行起来需要耗时耗精力而没有认真去做,反而是敷衍了事,能拖则拖。朋友强烈地感觉到了这样的工作带给他的不是滋养而是消耗,能力得不到提升,所以毅然选择了辞职。
工作对于一个渴望成长的人来说,锻炼的机会、成长的空间比薪资待遇更重要,毕竟通过工作获得的能力才是持久的竞争力。
前阵子,孩子的同学想学武术,我联系了以前认识的一个武馆的分馆长,咨询一下现在学武术的情况,没想到,他却跟我说辞职了。其实他很喜欢武术,工作细心负责,能力很强,为人处世也很不错,虽然孩子不在那里学了,但是我还留着他的微信,有时候也一起聊聊武术。对于他的辞职,我也有些意外。
他是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因为武侠情怀,加入了一家武馆跟馆长一起创业,负责武馆的运营、宣传、市场推广等工作。他兢兢业业干了三年,为武馆出谋划策,招来了不少学员,为武馆创造了很多价值,为此在武馆扩大规模的时候当上了分馆的馆长,原以为这是事业的开始。
无奈,武馆的馆长夫妇,目光短浅,把钱看得太重,不管什么样的孩子,给钱就收,请来的教练,大多数是武校毕业的,训练的方法简单粗暴。馆长对团队的建设没有概念,只要有教练提出加薪的时候,他马上想到的是换一个更低成本的教练,导致教练更换频繁,没有稳定的师资队伍。从老板到员工,没有学习提升的意识和氛围,开口闭口只谈钱。
在经营理念方面,他与馆长存在很大的分歧,而且他硕士研究生的身份似乎伤害了那些“武艺高超”的同事们的优越感,每次理念与馆长发生冲突时,都会招来一顿冷嘲热讽。每天面对的家长,身上散发着强烈的急功近利的焦虑感,三句不离孩子的成绩,隔三差五抱怨孩子的“武艺”没有进展。
在这样的单位里,他很难施展拳脚,不但没有提升,反而是感觉越来越不好,不良情绪每天源源不断,不停地消耗着自己的工作热情和创业信心,强烈的无力感如影随形,于是他觉得应该及时止损,选择了离开。
对于一个渴望干出一番事业的人来说,能够施展拳脚,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互动,一起成长,比所谓的学历优越感和待遇来得重要。
刚毕业入职那会,公司董事长就跟我们说过,你们来到这里,除了拿一份工资,一定要把这里当作一个锻炼的平台,以谦虚的心态去学习,以攻坚克难的决心去破解各种难题,这样你们才有可能变得更出色,日后不想在这里干了,也能以优秀的姿态进入新的单位新的行业,这样我会深感欣慰,也算为社会培养人才了。正是这样大胸怀认知的引导,我和我的同事们在那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今天的我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经常被认可和赞许,这要感谢当年第一份工作的董事长的启发和所给的机会。
如果说,除了金钱,我还想要从工作中得到什么回报?那便是成长。成长让人看到自己一点点地变得更美好,让人内心越来越富足,那种感觉是很让人喜悦的,因为这是希望和底气,也是明天会更好的信心。当你发现自己可以讲出一堂精彩的课,做出一份条理清晰、结构巧妙、文字与图片完美结合的PPT,搞定一个难缠的客户的时候,都会忍不住为自己喝彩:太优秀了!带着这份喜悦前行,人生处处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