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校老师水平看起来“不如”辅导班水平高?
1、老师的不敢。
一个学生对我讲:“我们的体育课不学东西,老师怕我们摔伤,让我们跑步以后,就在树荫下休息。我们都是带着作业上课,这样晚上能够早睡一会儿。”
我跟他讲:“老师这样做,不太好。”
学生却说:“老师,我们班一个学生让人撞伤了,家长让体育老师赔、、、、”
除了事情,且不说赔偿的问题,单就把孩子送往医院,都要消耗不少时间,老师们担不起这个责任,不太愿意“冒险”让孩子上课。
不是体育老师不会教乒乓球,没有球台,没人看管,他不敢冒险。
不是体育老师不会教篮球,没有场地,没人看管,他不敢冒险。
不是体育老师不会教足球,场地不够,没人看管,他不敢冒险。
2、学校老师成长需要时间。
学校中的年轻老师,成长是需要花费时间的,一般是5年左右,老师基本能够把上课需要注意的事项了解一遍。很多的年轻老师都是班主任,他们上来就需要处理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两项工作,这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和技巧,这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
辅导班的老师,多是购买的在校老师或者连锁资源的课程。大部分的辅导班,很少投入资源去开发课程,他们多数都是去找学校中的优秀教师,或者购买比较好的辅导资源直接让自己的老师准备一下然后上课。
学校的老师需要慢慢培养,辅导机构直接高薪找优秀教师,所以就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3、学校老师内部竞争激烈。
老师们有各种各样的排名,大家彼此之间虽然会有集体备课,但是少有老师愿意把自己的核心技巧拿出来分享,主要的原因是老师之间的内耗。
可以这样理解:
因为上级给校长排名,所以校长给老师排名。
因为校长给老师排名,所以老师给学生排名。
虽然老师不公布学生排名,但是老师绝对计算排名。
好了,现在清晰了,不能公布,但是不意味着没有。竟然老师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老师们是否愿意把自己的技能传授给其他老师,培养自己的竞争对手呢?
公开课后,老教师对年轻老师的评价多数都是“很好”“很优秀”“前途无量”,为什么不说不足呢?说了不足,一是可能会得罪人,二是还得说怎么办,每个人都忙的不可开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4、学校老师,与教学无关的事太分散精力。
解决学生的吃饭问题,让老师看吃饭和午休。(2小时)
解决家长接送难的问题,让老师看托管。(2小时)
加入按照一天8小时工作制来算的话,老师最起码能多工作3个小时,差不多11个小时。
很多领导不在教学一线,他们的肩膀上不用扛家长的压力和学生的期待。学生出事,只要处置老师就能置身事外了。但是,老师们主要还是想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当大量的跟教学无关的事情,分散老师的注意力的时候,谁去关注孩子的期待呢?
订校服,买保险,关注公众号,下载APP,迎接各种检查,出去开会。
占用的是老师的备课时间,牺牲的是学生的学习效率。
5、教学资源投入不足。
教学资源的投入是很不足的,我必须这么说。每次学生做实验的时候,高兴地都跟过年一样。每次学生美术课,能玩点橡皮泥,都跟过年一样。劳动课,让学生带着毛线织个围脖,学生感觉很难忘。
儿童的美术课一节课大约100块钱,现成的教育资源,系统的教学流程,上完课后学生都能拿出一个比较好看的作品。但是,在学校呢?且不说,老师愿意不愿意让学生带来,单是美术不考,很多学生都不愿意浪费时间。
物理化学和生物是需要做实验的啊,如果老师们都带着学生做实验,哪个学生会不喜欢学习。但是,现实是,老师就演示一遍,学生不能参与,只能看。就这样还得考高分?真的是有的学生不配上高中,他们的智商只能去技术学校?
学生学不好,跟教育资源没关系么?
6、学校的人数比较多。
很多辅导机构的人数比较少,估计10-15人左右,太多了估计家长就不愿意让孩子学了,除非是非常优秀的老师。
学校的班级,一般都在45人左右。这样情况下,想让老师因材施教是很难的。老师需要花时间去备课,去备学生,去备教材和教法。你让老师什么都干,还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因材施教,这个就有点困难了。
双减是对的,但是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才是关键。
可是老师的精力如此分散,上课都是副业,怎么能满足需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