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事业观在干事创业中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重大问题,为广大党员干部立身处世、干事创业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始终以正确政绩观引领前进方向、推动事业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崭新篇章。
正确的政绩观必定是着眼长远的,急功近利追求速效是不可取的,这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勇于担当新时代使命,工作中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应从长远出发,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胸和格局。
党员、干部的政绩,就是坚持党的宗旨和性质,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有些事情是不是好事实事,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我们做事情、干工作,如果做到了有利于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既符合党、国家和人民眼前利益的要求,又符合党、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要求;既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能促进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那就干出了党和人民所需要的真正的政绩。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根本途径是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脚踏实地工作,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诠释了新时代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政德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德观,说到底是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委组织部江恩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