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字“活”起来:我的阅读方法论

      毛主席曾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女儿读书却从来不动笔墨。某天,读完一本书后,我问她:“你从书中学到了什么?”她支支吾吾,讷讷不言。我批评:“这本书等于白读了。”

      “一书一得”,读书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要找到能真正触动自己的那些点。什么叫“触动点”?就是书中能够打动自己的理论、案例,哪怕仅仅一句话。这个“点”,能实实在在地让自己发生改变。这个“点”引起你的共鸣,能够让你和生活中的经历联系起来,这才叫把书读进去了。

      那么,怎样才能进行有效阅读?

      首先,坚持读。一个小时、半个小时,哪怕只读十分钟,只要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养成习惯,长此以往,“阅读思维”就会慢慢建立起来。

      其次,选好书。选书也有门道,优先选择好的书籍或文章去读。怎样才能选择好书?可以看看读者评价,看看读者评分,看看阅读人数,看看业界口碑......记住,读完不是目的,吸收才是关键。

      再次,设目标。读之前,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或是写一篇读后感,哪怕只有100字;或是写一条留言,能够概括故事主要内容或者是中心思想;或是攒点写作素材;或是复述故事内容......总之,要真正地把内容吃透。

      最后,读思结合。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边读边思考,带着批判性思维去读,遇到好内容反复读,阅读过程中不断把书中内容和自己的工作、生活相结合,使知识真正“活”起来。

      多读书,读好书,就是跨越时空,直接与顶级的智者对话,触摸人类思想长河中最璀璨的智慧文明。

      读书吧!这是命运给予我们最慷慨的礼物,无需门槛,不用特权,是我们能以最低的成本完成的最丰盛的精神盛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