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了一句话:当你在争论中发火时,说明你在内心已经感受到自己的做法处于下方。
这句话实质上很好的解释了「愤怒」的由来:正是因为知道自己理亏,论点不足以支撑起自己的论据,所以才会抑制不住生气。
看完了这节课程,突然觉得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课程开篇用了一个例子解释了「愤怒」与「恐惧」的区别。
愤怒:就是一只猫在自己的领地里面遇到了另外一只猫。
恐惧:就是一只猫在自己的领地里面遇到了一只老虎。
自己想想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当我们在职场中遇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来争夺资源时,我们常常觉得愤怒。而如果这个对手实力强劲,背景强大,我们反而会畏畏缩缩起来。
但不论是愤怒还是恐惧,都是内心不安,感到被侵犯的表现。有时候反应越激烈,反而是一种心虚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愤怒本质上是一种恐惧。他只是想用自己的发怒来掩盖掉自己内心的害怕而已。
所以这节课程本质上谈论的是关于「恐惧」这个话题。
关于恐惧:
你会怎么定义它?
---它可以是边界:也就是说,当你感到恐惧的时候,往往就是你的边界点,他会困住你,不能前进。
例如:很多女生遇到了人渣,但是她们害怕离开人渣之后的生活,不敢挣脱束缚。所以,深陷泥潭,难以自拔。
---它可以是动力:这股动力区别于前一节课程的满足感而成的动力。
例如:我们付费课程,是因为恐惧自己落后时代的资讯;拼命加班,是害怕自己生活水平,社会地位下降。
---它也可以是痛点:为什么医美会比医疗更贵,同时却更受欢迎?
那是因为人们害怕失去青春。
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这些?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在利用这些人类与生俱来的感受 来谋取私利的人太多。
了解之后,我们不仅更好的了解自己,还可以逆向思考,避免交更多的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