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跟我们不一样的年轻人

早晨无意从公众号读到了一篇文章《那个在中国支教的美国人-丁大卫》

这个叫做丁大卫的人,出生在美国富裕家庭。 他来中国教书是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很差,是最需要教育的地方,他去西部甘肃省东乡县支教,是因为那里最最需要好的老师。

老师的使命就是教书育人对吧,但是我可以看到我们现在这个社会评判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就是:收入。

大批的年轻人涌入一线城市,因为一线城市里有更多的就业的机会,也有更多的一夜暴富的机会。我们没有兴趣,我们的兴趣爱好就是挣钱。我们买的手机壳上写着“全民暴富”四个大字。

虽然每一个家庭都不一样,虽然每个老师都不一样,但是我们读书的时候受到的教育,被植入的价值观都是: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我们很少去关心我们内心的真正的需求,我们很少有时间安静下来去真正想一下这一生的使命是什么,活着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们活着活着发现没有什么意思了,于是成家结婚生个孩子,把余生的意义放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去继续重复我们的一生。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把马云或者是跟马云一样有钱的人,当做第一偶像。年轻人聚在一起的动力就是娱乐。年轻人坐在一起讨论的最多的就是工资,收入,房子,车子。 我们认为失败的标准就是挣得少,成功的标准就是挣得多。

我们父母那一代的人,我爸妈都是1969年出生的人,他们那代的人已经解决了吃饭的问题了。他们终日在黄土地劳作,没有精力去关心内心的渴望,不关心个体的精神追求,关心的是温饱。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是有条件去关心精神追求的。

丁大卫这个人的出现就证明了还是有人会逆流而上的,这些人抛开了世俗眼里的成功。勇敢的去追求内心认为正确的东西。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安静下来去倾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声音呢。我们是不是勇于去聆听内心的呼唤呢。是不是勇敢的去践行作为一个人的真正的渴求呢。

丁大卫这个人,我觉得他就是这个时代的勇士,一个真正的勇士。

觉得老师这个职业很神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