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徐义涵妈妈。很高兴在此与各位分享育儿心得。
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处处都能体现出作者是一位充满智慧、坚持原则的妈妈。不管是孩子小的时候给她一遍遍读绘本,增加孩子识字量或是通过玩“小卖部”的游戏教孩子学数学,还是后来鼓励孩子看长篇小说,甚至为了抵抗学校的一些错误教育,替孩子写作业等等,都能看出作者对于孩子的教育非常用心。从书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圆圆的成长过程是快乐自由、幸福满足的,她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分数线22分的成绩。充分说明无论在身心健康还是学习成绩方面,作者的教育理念都是成功的。
读过这本书后,我思考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一直以来徐义涵的胆小、不自信让我十分不能理解。以前听人说,不在父母身边成长的孩子没有足够的安全感,会变得胆小、内向。徐义涵一直是我们自己带,有一段时间爸爸在外省上班,也是每个周末回来,风雨无阻。为了增长她的见识,有时间我们就带她去旅游。怎么就越来越不自信了呢?读过这本书后,我觉得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我们大人身上。是我们没有用心理解孩子。
首先,陪伴只流于表面形式。我们认为的陪伴就是跟孩子待在一起,也仅仅只是“待”在一起,实则是她忙她的,我忙我的。即使她要求我们参与到她的游戏或学习中,我们也只是勉强敷衍一下,并没有跟孩子产生共情,她也不能真正感受到父母的陪伴。
其次,大人过激的言行伤害。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总是严厉地批评她,言辞刻薄。作业教了两遍后不会写,耐心耗尽,便大声骂她笨蛋。跟妹妹抢玩具,就说她幼稚、自私。上学期刚学乘法那会儿,她不习惯用乘法,总是用加法一遍遍慢慢加。一次数学测试中,一张试卷,有一半没写,拿到卷子,我就差当场吐血,抬手就打了她。她低头委屈地哭了好久,我也没理她。一晚上她都小心翼翼,十分不安。事后觉得也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而且,她也很快就会用乘法计算了。我跟她道歉,虽获得她的谅解。但我知道这事对于她的影响远没有结束。也许孩子的自信就是这样慢慢磨掉的吧。
经过反思,我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尽量不批评,多以鼓励为主,一个寒假下来,我们相处的颇为愉快。她不喜欢阅读,因为老师要求阅读打卡,她才不得不每天读一会儿。后来她看书的时候,我也拿本书跟她一起看。我跟她说圆圆是个是很厉害的女孩,16岁就考上清华。之前应该是方老师跟他们说过,只有非常厉害的人才能考上清华北大。所以,对于能考上清华的人她都很感兴趣,天天问我圆圆的事情。我就跟她商量,我们各看一本书,然后彼此分享,这样我们相当于都看了两本书,她欣然同意。此后她经常跟我分享她看的书中内容,我也很真诚的夸她讲得很精彩,像个小老师一样……就这样一个寒假她看完了4本书,近50万字,比之前的阅读量提高了不少。一天晚上,她看完了《木偶奇遇记》,兴致勃勃地跑过来跟我说她也要写书,书名就叫《森林奇遇记》,我笑着说好。然后,她找了一张A4纸,很认真的画上横格线,开始“写书”。一直写到晚上我要睡觉了,她还拿个小板凳趴在我房间的窗台上写,第二天一早,又爬起来写。最后,将一张纸正反两面写得满满的。拿给我看,题材大概是结合了《绿野仙踪》和《森林奇遇记》想象出来的,故事情节是自己编的,虽然简单,也算完整。后来她又说叫《森林奇遇记不好》,要改名叫《狂野经陆》,不知道她从哪得来得这么个名字,我依旧支持鼓励了一番。且不论她写得如何,至少这种积极的态度让我觉得初见成效。
教育路漫漫,远非读一本书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还要跟老师、家长们一起探索、学习,但愿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家长。最后祝星辰班的小朋友们快乐成长,天天向上。祝老师和家长们,牛年大吉,事事如意!(分享时间:2021年3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