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口福

父亲那辈人,自小忍饥受冻,吃苦耐劳,受尽磨难,向以求全家温饱为最高愿望。一年喝不上几回酒,吃不上几回肉。

除了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家里只有清明冬至祭祖才会打酒买肉,祭祀时烧纸钱时会有纸灰飘进酒里,父亲总舍不得倒掉。

另外下半年分山砍柴时,砍柴挑柴,都是父亲主角,母亲也照例给父亲买点酒肉。

但真正能尽兴喝酒吃肉的,是亲友家吃喜宴。

以前乡间请客,都用八仙桌,一桌八人。开席后第一道热菜,就是寄寓兴旺发达之意的馒头焐肉,每人一个馒头一块焐肉。焐肉大的半斤,小的也有三两多,咸香浓郁,肥而不腻,让人吃得直叫过瘾。

村中和父亲差不多年纪的人,似乎个个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可那年月,他们空有好胃口。而因为难得一吃,每有宴席,常有人吃到吐喝到醉。

正如父亲自己所说的那样,他赶上了好时代,有口福。

农田承包到户后,温饱不再成为问题,父母都去村麻袋厂上班,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后来我们兄妹仨也参加了工作,政府给父亲落实了政策,让父亲每月领上了精减退职职工生活补助。父亲终于慢慢地每天可以喝上小酒了。

父亲每年会种上几分田的糯谷,蒸上一百多斤糯米,亲手酿上一大缸米酒,除了春节招待客人,够父亲第二年喝个大半年的。

记得春夏间,父亲下午三、四点从田里回家歇力,直接拿碗从酒缸里舀起一大碗酒,坐在门前,有时拿点花生米或者兰花豆,有时什么也不拿,捧着当茶喝,见者无不称奇。

先是我在家旁的学校任教,邻村有人杀猪,常到村中叫卖,我会时不时买上一些,但都是做菜的,父亲一餐最多吃上几小块,并不能大快朵颐。

后来我进了城,只剩父母在老家,父亲每个黄田畈市日都会去买点荤菜,不过他生性节俭,会买些便宜点的冻肉,还有猪皮、肥肉、鸡架等,甚至买过鸡头。后来在我的多次“批评教育”下,才改买自己最喜欢吃的五花肉,买鸡鸭也是半只半只买。

我也喜欢吃肉,可以说无肉不欢,儿时在亲友中还有“肉祖宗”的诨号,但跟父亲比起来,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父亲曾说过,他年轻时半斤一块的焐肉,能吃好几块。吃酒席时,父亲只吃荤菜喝酒。我们回家看他和母亲时,会买或做好几样肉菜,父亲也只吃肉喝酒,从不吃米饭。

父亲很多次慨叹道,比起爷爷他不知道该多幸福了,爷爷活到六十多,吃的肉喝的酒可能不及他几年多。

父亲最初喝黄酒,后来夏天也喝啤酒,后来父亲有点胃炎,看了医生,他说医生讲喝白酒对胃好些,于是改喝白酒了。

小镇上有外地人来开的酒坊,店门口支着一个锅炉蒸酒,看着酒一点点流出来,让人挺放心的。父亲隔个十多天从那买上十斤。偶尔我也会从城里给他带上一桶。

后来父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动脉有粥样斑块,医生不让喝酒,我想让父亲戒酒,但母亲说,都八十多了,他喜欢喝就让他喝吧,只是少喝点就行。

但去年初有天晚上酒后父亲肠胃不舒服,神智昏乱直吵到天明。我和母亲一商量,拿王老吉等饮料给父亲当酒喝。

但父亲依然还能吃肉,直到走前的几天才怕吃油腻的食物。

随着父亲的不断老去,我从每月回家一次,到两周,最后去年到每周回家一次,看着父母开开心心、津津有味地吃着我买及做的菜,我多想永远这样该多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温度决定生老病死(全文阅读) 我所理解的温度(1) 谈到温度,大家并不陌生。虽然温度无处不在,而且时时刻刻影响着我...
    崔金娥阅读 10,397评论 4 7
  • 走进迁安享美食 齐凤池 一、农家院煎饼盒子 中国的饮食文化,不仅博大精深,每道菜,每样饭,在烹饪的过程中都有很专业...
    唐山凤池阅读 5,478评论 0 1
  • 记得来的第一天,那天早上我在厦门一个小吃的小巷吃了早餐,然后坐了会儿公交再转乘半个小时的巴士就到了父母的住处。一年...
    简思慕雨阅读 3,764评论 8 6
  • 第一章 穿超短裙爬大墙 夜里,洗澡的时候,我右眼皮一阵狂跳,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果然,电话铃声响起来了...
    烊吔阅读 11,428评论 0 7
  • 楼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男人的地方,多阴谋阳谋;有女人的地方,多勾心斗角。拥有众多男人、女人的《红楼...
    易丽莎_7305阅读 5,79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