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种符合历史的小细节说起,谈谈我为何如此喜欢王凯新剧《清平乐》!
说实话,我看过的电视剧并不多,一来是好电视剧确实比较少,二来相比于电视剧来说,我更加喜欢电影,电影虽然仅有几个小时,但是和大多数电视剧相比,大多数电影无论是耗资,还是倾注的全体工作人员的心血,都是和数十集的电视剧不相上下。还有就是大多数电视剧太冗长,我并没有很好地耐心去追下去。
这里说的冗长并不是指集数的长度,而是剧情,例如《甄嬛传》虽然有七十六集之长,但是跌宕起伏的剧情仍然赢得了大多数人包括我的拥趸。甚至其中诞生的好多网络梗至今仍在被广大网友使用,知乎上也仍然有各种对这部剧的新的解读不断发表,B站上也有不少的剪辑片段发布并获得了较高的点击量。
而这次《清平乐》在2月初我刷豆瓣的时候看见海报的那一刻,便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是我当时刷到的海报,你们也可以看一下。
当时这部电视剧还叫作《孤城闭》,后来由于疫情的爆发,武汉的封城,再叫这个名字也有些许不妥,于是便改为《清平乐》。
当然啦,吸引到我的并不是王凯(别打我),而是这身还原度极高的服饰,多说无益,贴一张宋朝皇帝的官方标准坐像(或者说是坐像轴),你们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我个人还是很喜欢宋朝的,虽然在我心中的地位不及汉唐,然陈寅恪先生也曾经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特别是《清平乐》里的主角宋仁宗一朝,被誉为“仁宗盛治”时期,散文“唐宋八大家”中除去唐的韩愈、柳宗元二人,其他六人都处于这个时期。宋词也在晏殊,柳永,范仲淹,苏轼等人充满才华的创作之下发扬光大。
这部剧里的晏殊由大名鼎鼎的“吕秀才”饰演
宋仁宗在历史上的评价极高,而且他的经历也算是传奇,比如家喻户晓的著名典故“狸猫换太子”便与宋仁宗有关,而因为其在位时施行的仁政,北宋在他的治理下达到了极盛,甚至宋仁宗去世之时,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嚎啕痛哭,并称要给宋仁宗建一个衣冠冢,以托哀思。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所以说光是这个题材便很引人兴趣,而这部电视剧的出品方正午阳光则使人更加对这部电视剧予以期待,之前热播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便是以宋朝为背景,无论是剧情还是服道化都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所以已经有了相同历史时期拍摄经验的出品方加上这个历史还原度极高的海报,当真是不负“万众期待”之名,更不用说其导演也和《知否》是同一人,并且这次不再像《知否》那样将故事中的历史人物更名而是直接以本名演绎历史人物的故事,其还原程度只能说是更上一筹。
果不其然,开播后,这部电视剧的还原程度便给了我极大的惊喜,例如这个朝堂上的服装,极容易使人想起宋太宗流传最广的这幅画像。
更不用说在酒楼里悬挂着的宋仁宗坐像轴,虽然这幅坐像轴根据饰演宋仁宗的演员王凯一定程度上更改了坐像轴里宋仁宗的相貌,但是此举也使得这部电视剧更加具有代入感,就仿佛屏幕外的你是真的身处在那个时代,并旁观着那个时代宋仁宗以及天下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
还有科举的这个大场面,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多数人对于宋朝的印象吧,以往人们总觉得宋朝相比于汉唐的威慑四方,万国来朝,更多地给人一种风花雪月之感。
从这个层面也可以说这部剧确实是在用心地还原宋朝的真实情况,并且还原地很成功,在《知否》之后,我也许久没有追过剧了,如今又要品味追剧的那种抓耳挠腮的等更新之感,也不知该觉得这是喜还是悲。
俺还是是熊猫历史,俺将会在这里结合时事,以俺个人的视角分析其背后存在的人文价值和历史规律,也会分享俺的个人感悟以及最新的资讯(蹭热度),希望你我在此共同成长,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