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港口古镇公共号相遇于我是件很幸运的事,幸阅了若干美文,幸识了众多大师,受益很深。港口古镇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文脉源远流长,由公共号上一百多篇美文即可窥见一斑。
港口人故乡情重,因而港口古镇公共号特有凝聚力。港口人还有一份特别的垎岸情结,公共号上常见此类文章,在垎岸最美好的年代我曾与之相遇过,所以特别能理解。我注意到杨宝军老师用字与众不同(写的是圪岸),这两个字心里是明白的,但总是写不出来,怎么写都不是那种味道,甚至连拼音也拼写不出来,那是一个特别的古音。那天王主编加我微信时,我正在写《垎岸人家》,这也是受各位文友垎岸情结的影响而为之的。
故里三桥的读后感上次在希望的田野上发布过,王主编说想在港口古镇上再发,我想两个公共号有好多共同的读者,原封不动发过来好象不太好,便增加了一些感想,但仍然只是感想这一层面上的,赏析、评论还都不够格。这篇美文可与名家名作媲美,构思立意精巧,题材选用精当,结构紧凑有序,情感铺陈流畅,语言朴实夹杂华丽(杨宝军老师原评)。值得学习、借鉴之处不胜枚举。在此谢过作者,也一并谢过所有阅读和留言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