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命运?还是...

01

前面的文章中,我提到了我内向性格的局限。

我可能永远成不了那种八面玲珑的人,可能永远做不了需要大量社交的工作,可能永远拿不到那些"会来事"的人才能拿到的机会。

当然,有人会说了:你看,那个谁谁谁,也挺内向的,但不也抓住机会把企业做大了,做成功了吗?

没错,他们确实成功了。

但他们的成功,关键不是他们克服了内向,而是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性格的"赛道"。

比如,马化腾,公认的内向、不爱社交,但他对外界的信息非常敏感,所以他选择做产品,让产品替自己说话。

再比如,张一鸣,作为字节跳动的创始人,他也不是那种外向、善于社交的人,他更喜欢用算法和技术建立企业的壁垒。

02

大家再反过来想一想,内向性格有局限,那是不是外向性格就没有局限了吗?

同样是有的。

有人冲动易怒,就很难做需要耐心和理性的工作,也容易得罪人;

有人过于圆滑,就很难在需要坚持原则的时候守住底线,也很难赢得真正的信任;

有人太过乐观,就容易忽视风险,在决策时缺少谨慎,往往要栽大跟头;

什么样的性格,决定了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会错过什么样的机会,会走上什么样的路。

内向的人,适合做产品经理、技术专家、研究员,因为他们擅长思考;

外向的人,适合做创业者、演说家、运动员,因为他们敢于冒险;

谨慎的人,适合做会计、律师、风控,因为他们注重细节;

圆滑的人,适合做销售、公关、协调者,因为他们懂得平衡。

03

所以,我根本没必要去改变自己的性格,而是设法认清自己。

认清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认清哪些路适合自己走,哪些路不适合自己走;认清哪些机会能抓,哪些机会注定抓不住。

然后,在自己能够发挥的领域,做到极致。

还是拿我自己来说。

当我接受了自己内向这个事实之后,我就不再逼自己去做那些需要大量社交的事了。

我选择做那些可以独立完成、依靠深度思考、不需要频繁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我发挥自己善于倾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优势。

我不是在和自己的性格对抗,而是在顺应自己的性格。

这样一来,我轻松了很多,效率也高了很多。

因为我不再把精力浪费在"改造自己"上,而是把精力用在"发挥自己"上。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与其做一个完美的人,不如做一个完整的人。"

完美的人,是没有短板的人;

完整的人,是接受了自己所有优缺点的人。

我不需要成为完美的人,我只需要成为完整的自己。

04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认清了自己的性格,然后呢?

然后就是行动。

这个行动,不是让你去"改造性格",不是让你变成另一个人。

而是在认清自己性格的基础上,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去尝试,去试错。

我见过太多人,道理都懂,文章也看了不少,但就是不行动。

他们知道自己内向,但还是继续待在需要大量社交的岗位上抱怨;

他们知道自己不善言辞,但还是不去寻找那些可以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

他们知道自己的性格不适合现在的工作,但还是不敢做出改变。

为什么?

因为行动意味着要走出舒适区啊!会有痛苦,会有挫折,会有嘲弄。

但不行动,一切又都是空谈。

你可以看一百篇关于性格的文章,可以听一千个成功者的故事,但如果你不去行动,你的命运就不会有任何不同。

认清自己的性格,只是第一步;

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是第二步;

真正开始行动,是第三步,这才是最关键的一步。

05

最后,总结一下:

我改变不了性格,但我可以选择赛道:

不逼自己去做那些违背性格的事,不消耗自己去成为另一个人。

找到匹配自己性格的位置,发挥出自己天生性格的优势,然后去行动,去试错,想办法在自己的边界内做到极致。

所以,我的理解是:

性格没有好坏,只有匹配不匹配;

命运没有高低,只有舒服不舒服。

当你接受了自己的性格,顺应了自己的性格,你就会发现:

那些你以为的局限,其实也是你的保护;

那些你以为的边界,其实就是你的归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